一粒鴉膽子,專用于雞眼、尋常疣、扁平疣、贅瘤 鴉膽子是咱老百姓常見的植物,但不一定知道其還有很多的藥用價值,可能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下面就介紹一下,特別適合咱離醫院、藥店遠的、買藥不方便老百姓用,買藥方便的還是去買藥為好。 鴉膽子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生長在草地、灌木叢中及路旁向陽處。分布福建、廣西、云南、臺灣、廣東等地。主產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亦產。 中醫認為,鴉膽子苦,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能清熱解毒,截瘧,止痢,腐蝕贅疣。用于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 現代研究表明,鴉膽子有抗阿米巴作用、抗瘧作用、驅腸蟲作用、治疣及乳頭瘤。 鴉膽子具體治療作用介紹如下: 1.治里急后重: 鴉膽去殼留肉,包龍眼肉,每歲一粒,白滾水下。 2.治早期血吸蟲病 鴉膽子果仁十粒,日二次,連服四、五天。 3.治痔: 鴉膽子七粒,包圓眼肉,吞下。 4.治疣: 鴉膽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實者,杵為末,以燒酒和涂少許,小作瘡即愈。 5.治腳雞眼; 鴉膽子二十個,砸開取仁,用針尖戳住,放燈頭以上少烤,烤至黃色,再放一小塊膠布上,用刀將該藥按成片,粘于患處(在粘前用開水將患處洗凈,用刀將厚皮割去),每日換一次,二十天左右即痊愈。 6.治滴蟲性陰道炎 鴉膽子二十個,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壺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內,用消過毒的大注射器將藥注入陰道,每次注二十至四十毫升。輕者一次,重者二至三次。 7. 治療贅瘤: 用鴉膽子油涂搽患部,對于外耳道乳頭狀瘤、喉乳頭狀瘤,及尋常疣、扁平疣等均有治療效果。外耳道乳頭狀瘤用鴉膽子油滴入,每日l-2次,3-7天即可脫落。單發性的喉乳頭狀瘤,可先將瘤體摘除,然后用鴉膽子油在基底部擦拭;多發性的先將易摘除的瘤體摘除,再用鴉膽子油在瘤體表面涂拭。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