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丁加勇,教師,熱愛自然,有興趣于探索未知;好閱讀思考;涉獵文化藝術烹飪;業余愛好攝影,曾多次旅攝西部自然風光、人文風情、生態物候等。 拍攝野生動物屬于生態攝影。 敬畏自然,關注生態,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應該是生態攝影的意義所在。 青藏高原,一塊神奇神秘神圣的土地,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那里的地貌特征,自然生態,氣候物種……一切都是那么獨特、奇特、獨一無二,它以獨立的地理單元被稱為“世界第三極”,與地球南極和北極相提并論。 廣袤美麗的“世界屋脊”,高海拔的雪域高原,孕育了典型的高寒生態系統,構筑了雪豹、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白唇鹿等大量野生動物的天堂。 拍攝野生動物,面對許多挑戰:拍得到,拍得好,拍得美。 拍得到,需憑運氣;拍得好,應捕捉到有意思的形態動作、有意義的表情情緒以及獨到的視角;拍得美,須定格在得體的環境、迷人的光影、漂亮的色彩中。 野生動物攝影,快樂著,艱苦著,艱難著…… 一、高原精靈:藏羚羊 拍攝地:青海省可可西里 時間:2017年8月 海拔:4600米以上 提起可可西里(Hoh Xil ),“無人區、生命禁區,天堂中的天堂、藏羚羊、索南達杰”等一系列概念成串涌現。電影《可可西里》導演陸川曾言,“在這里,你留下的每個腳印都有可能是人類第一次留下的腳印”。 那片廣闊無垠,浩渺無際的荒野,即是高原精靈藏羚羊的樂土家園。極目遠眺,天盡頭,天地一線,遙遠的皚皚雪山映襯著藍天下的茫茫綠草,如同天堂一般。靈動的藏羚羊群,或安然吃草,或悠然游走,或憤然爭斗,或突然激情奔跑…… 非洲有著名的馬拉河角馬“大遷徙”,藏羚羊也有。每年5—7月份,藏羚羊結隊去往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產仔,其隊伍浩浩蕩蕩,場面壯觀,令人震撼。本次旅行無緣如此景觀,但幸運的是,拍到了神圣雪山背景下一隊雄性藏羚羊擎起長長面角行走的鏡頭,感謝上天賜予如此詩意的畫面! 二、草原上的“清潔工”:禿鷲 拍攝地:四川左貢縣 時間:2017年8月 海拔:4500米左右 高原猛禽,頭部裸,后頸全裸,翅膀展開后約兩米之長,翱翔空中,一道風景。禿鷲以動物尸體為食,屬食腐動物,故被戲稱為草原上的“義務清潔工”。 清晨,左貢縣境內,沿318國道東行。雨后的草原,清新璀璨,野花爛漫。突然,路邊草叢中有一大鳥閃現,停車,不顧高反,急忙向前,翻越土坡,慢慢靠近,四五只“大鳥”居然無視,無意飛離。心中暗喜,一陣狂拍,趕緊離開,不敢多加“打擾”。回到車邊,同伴告訴我,就在旁邊奔騰的大河中有死牛一頭。頓悟!原來“大鳥”們正在醞釀一場“盛宴”! 三、“與火車賽跑”的勇士:藏野驢 拍攝地:長江源頭沱沱河附近(2017年) 黃河源頭鄂陵湖附近(2015年)
相信很多人看過這段電視播放:茫茫的“天路”青藏鐵路線上,一列火車急速前行,旁邊數十匹藏野驢并肩激情賽跑!飛奔的驢群蹄起的塵土彌漫飛揚!-----有趣,好玩,佩服!好一幅傳統與現代交織融會的杰作!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麗圖景! 四、懸崖峭壁上的高手:巖羊 巖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棲息在高海拔的高山裸巖地帶,能在陡峭的山坡懸崖上,蹦跳穿梭,如履平地。膚色保護性極強。 以上圖片拍攝于碧綠的夏季。現在想象,若在金色的秋天,所有植物變成了金黃色交會火紅色,靈動的灰色巖羊群徜徉其中,在巍峨的雪山央邁勇照耀下,銀光粼粼,——將是何等“唯美”! 五、飛過珠峰的鳥:斑頭雁 拍攝地:黃河源頭鄂陵湖附近 時間:2015年7月 海拔:4600米以上 這里也是無人區,許多野生動物的活躍區、棲息地,具有典型的極地自然環境,空靈、圣潔、純粹,仿佛天堂世界。 湛藍、靜謐、純潔的圣湖里,一行世界上飛行能力最強的斑頭雁游弋著,他們將從這里出發,飛越珠峰或唐古拉山嗎? 該日參觀完黃河源頭牛頭碑返回瑪多途中,再次拍攝圣湖時,聽到一年輕父親對孩童兒子說:再好好看看吧,這里不用幾年將因很多人來,不再開放。 被他言中!現在官方已宣布此區域關閉。 青藏高原的動物之王,當屬雪豹,被稱為“雪山大王”和“旗艦物種”,是珍稀一級保護動物。 著名西部探險攝影家呂玲瓏在石渠縣駐扎多年進行專門拍攝,在其助手、當地政府和藏民的支持下,收獲了許多“大片”。我們向呂大師歡呼喝彩! 結束語 旅行在極地高原上,在天堂里探尋、發現、邂逅……那神山圣湖的巍峨浩瀚,那平靜安適的天然美感,那至純至真的純粹原本,那通透無際的高遠,浸潤著我們的靈魂;那眾多生靈的生命本真、生存韌性、豐富情感、自由活力、機敏生性,觸動著我們的神經;那生命與大自然的交融之美,愉悅著我們的心智。 無論我們拍攝到了什么、拍得如何,都不及這些生靈給我們留下的記憶、帶來的享受、以及引發的想象和期待。 極地野生動物攝影,是與大自然的對話,是朋友間的會面,是人生酸甜苦辣的體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