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有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江華縣。江華縣的全稱是江華瑤族自治縣,是永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湖南省唯一的瑤族自治縣,是全國13個瑤族自治縣中瑤族人口最多的縣,被譽為“神州瑤都”。 江華縣自古以來人杰地靈,人才輩出,近代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建黨時57名黨員中的兩名早期黨員李啟漢、陳為人以及江華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革命老區縣,全縣共有紅色遺址遺跡和紀念設施113處,現有烈士墓505座。鄧小平率領紅七軍、長征時的中央紅軍都曾在這里浴血奮戰,這里的人民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富有斗爭精神。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瑤族人民積極反對帝國主義侵略,這種反帝斗爭一直持續到1931年抗戰爆發也沒有停止。江華縣南部有一個鎮叫大路鋪鎮,大路鋪鎮有一個小村莊叫茅栗井村,小小的一個村莊卻是永州市重要的紅色資源教育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士到村里的茅栗井村民眾抗日遺址祭奠緬懷革命先烈人士。 那是一段難忘的歷史,更是一段艱難的歲月。茅栗井村作為江華人民抗日的主戰場,那里的人民付出了血與淚的慘重代價,卻留給后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44年9月,日軍大舉入侵江華縣,所到之處“三光”掃蕩,生靈涂炭。沱江鄉德橋河村保長歐陽超親眼目睹日軍的殘暴行為和人民群眾的慘狀,憤恨交加,他將所見所聞星夜飛報沱西鄉(今大路鋪鎮)鄉長沈成立,沈成立覺得不能坐以待斃,任人宰割,他連忙找到老師沈成平(中共地下黨員),國民黨縣黨部要員沈成彬等人商量,決定武裝自衛,組織全鄉所有村民保衛家園。 與此同時,日軍的鐵蹄步步緊逼。9月28日,日軍從五里營向大路鋪進發駐進馬井村。沈成立派出的村民偵查小隊報告說,日軍大約有200多人,配有10挺輕機槍、3門六零迫擊炮,槍支若干。日軍當日在馬井村附近的香花井村、泥橋村一帶搶掠物資,屠殺民眾,日軍為了極大震懾民眾,將無辜民眾沈成溪剁成四塊,掛在村頭的樹上示眾,殺雞儆猴。 沈成立聽聞日軍暴行,氣得暴怒,對鬼子破口大罵:“小鬼子真是畜生不如!”說完,他吩咐下去,各村村民做好戰斗準備,與鬼子戰斗,以牙還牙,要讓小鬼子血債血還。 得到消息的茅栗井村,當晚就召開村民大會,沈成立以代理村長身份參加會議,并宣布全村進入臨戰狀態。村民們封鎖村子四周的大門樓,只在八字門樓大門和油榨邊大門留下一個狹窄的出入口。一切準備妥當后,全村人嚴陣以待,只等鬼子上門送命。 10月1日,68人的鬼子小隊從據點馬井村出發,到茅栗井村搶掠物資。日軍到達村前時,帶隊的頭目感覺村民們有所準備,探頭探腦觀察村中抗日據點五間堂大屋的情況,結果被沈成立暗中使用駁殼槍一槍擊斃。 日軍群龍無首,就朝著五間堂大屋亂槍射擊,村民們被火力壓制,無法抬頭。日軍趁機搶回頭目尸體,倉皇撤退。在洞尾村,日軍抓獲村民甘富強,逼迫他將日軍頭目尸體背回馬井村,甘富強落得個和沈成溪一樣的悲慘下場。 不甘心失敗的日軍在10月9日卷土重來,他們派出了120多人,攜帶了重武器。鬼子來到茅栗井村附近后,轟塌沈成仁家的炮樓,搶占了村子周圍的制高點新開塘、拱橋邊、坳子上和對門嶺,并架設7挺機槍,形成半圓形的火力封鎖網。 日軍先是用機槍和迫擊炮打了一個多小時,然后,12名日軍在機槍的掩護下,開始向八字門樓攻擊。沈成立早已在八字門樓附近布置了炮手,待敵人靠近,沈成立一聲令下,土制火炮的“鐵砂”炮彈轟向日軍,4名日軍應聲倒地,3名傷兵疼得滿地打滾哀嚎。 沈成平率沈成竹等6人沖向日軍傷兵,他們奪走傷兵的長槍,用刺刀將他們捅成血窟窿,并照著日軍的做法,用砍刀將日寇剁成幾塊,掛在樹上。攻擊油榨邊大門的日軍也遭到“土炮”轟擊,死傷慘重。其他日軍看到樹上的尸塊,畏懼大呼:“有大炮!快撤!” 沈成立見狀,率領精壯村民手握大刀、砍刀、土銃等武器乘勝追擊。“殺死小鬼子!報仇雪恨!”的口號響徹云霄。附近的村民得知茅栗井村村民血戰日軍,紛紛前來助戰,石榴灣、社隊、洞尾等村村民1000多人從背后攻擊日軍,日軍腹背受敵,以為有正規軍支援,指揮官決定撤兵退回據點馬井村。 于是,茅栗井村周圍出現了抗日戰爭中少有的一幕:日本鬼子慌里慌張跑路,老百姓們拿著各式簡陋的武器漫山遍野追擊,“可憐”了落單的日寇,被村民們圍住活活打成了肉餅。日軍撤退過程中,被村民們打死6名,打成重傷4名。村民們犧牲3人,繳獲長、短步槍2支,鋼盔2頂,取得完勝。 之后,日寇駐扎沱西鄉的19天里,再也沒敢到茅栗井村一帶“掃蕩”。茅栗井村用自己的反抗行動證明了:中國人是不好惹的,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惹了是不好辦的。他們用“鮮血”在抗戰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