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里 插圖:來源于網絡 常言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荀子·勸學》中,也有這么一句話:“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這話的意思是:“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 因為我們常常拿著放大鏡去觀察和評價別人,卻鮮少向內探尋,反思自身的問題,以至于總是在思維定式中原地踏步,難以進步。 老話說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唯有時刻留一只眼睛審視自己,才能不斷更新自我認知,守好人生的航向,成年后,要認清自己。1. 對于家庭,你要認清自己 成年后,要學會接受自己的家庭,哪怕父母再平凡,他們也不欠你任何東西。 對于父母而言,他們把孩子養大成人,就已經盡了自己的義務,子女后面的人生,他們愿意幫是情分,不愿意幫也是本分,子女沒有任何理由去指責他們錯了。 現實中,很多把自己的失敗都怪罪于父母的人,往往都是在給自己的無能找借口,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和普通,于是一直自欺欺人。 都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 人這一輩子,只欠父母。 父母給我們的愛和付出,我們一輩子都還不完,哪怕父母再普通,他們也沒為你丟臉。 成年后,要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理解他們的心酸苦累,父母的付出,不求你的報答,他們往往只求問心無愧,只求你能過得平平安安。 當你有一天,能坦然的接受原生家庭,并驕傲向旁人說起自己的父母時,就說明你真的成熟了,也真正認清了自己。 2.對于事業,你要認清自己 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很多眼高手低,實力平平的人,看起來都迷之自信。” 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干大事的人,所以不愿去做哪些看上去苦累的工作,總是認為做哪些事會屈了才,于是看不起,看不起那,整天游手好閑。 每當旁人問他們為什么沒成功時,他們都會以“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為理由。 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自己運氣不好,他們看不起任何人,不愿意承認別人的優秀,認為那些成功的人,僅僅只是運氣比他好而已。 可殊不知,他們一直都在自欺欺人,他們不是真的運氣不好,而是缺了那份好高騖遠的實力。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沉浸在無知帶來的虛幻自信中,相反他們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腳踏實地地學習。 懂得越多的人,越覺得自己無知;懂得越少的人,越掂不清自己的分量。 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自以為是;做人最大的失敗,就是高估自己。 現實中大部分抱怨上天不公,抱怨自己運氣不好的人,通常都不是真的有實力的人,他們往往好吃懶做,不愿腳踏實地,幻想一夜暴富,從此都不用再努力。 對于事業而言,如果你認清了自己的普通后,卻不知道該如何努力時。 請不要自暴自棄,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并堅持下去,未來一定可期。 俗話說得好:“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哪怕自己很普通,也不要自暴自棄,因為世上大部分成功的人,也是普通人,他們能成功,靠的不是那一騎絕塵的天賦,而是那份腳踏實地的勤懇。 劉潤先生曾說:“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用不著拼天賦。” 對于事業而言,只要你愿意用心去努力,相信自己,那么一切都有可能。 3.對于感情,要認清自己 在感情中,對于美好的事物,雖然人人都向往,可有時候,我們卻應該看清自己,不然會得不償失。 王子和公主,大家都喜歡,可能配上王子的,卻只有公主,其他人哪怕再喜歡,也終究只是幻想而已。 真正好的關系,講究一個門當戶對和勢均力敵,你雖然很優秀,可我也不差。 就像錢鐘書先生說的那樣:“在擇偶領域,還有個不成文但很有趣的規律: 一個人最愛的、最念念不忘 ,往往是他/她配不上的人,其實哪有那么多男神女神,不過是相貌、學歷、能力、家境、社會地位等方面配不上的人;一個人最終的伴侶,往往是他可選范圍內最好、最優的人。但凡能長久的關系,都是價值排序后的精準匹配。” 在感情中,一味只追求好的對象,而不考慮自身條件,通常不會有任何結果。 如果一直不能認清自己,保持這種虛妄的妄想,那么只會延遲自己的愛情,甚至是真正錯過適合的人,讓自己抱憾終身。 現實生活中,那些一直未步入婚姻的大齡單身男女,或多或少都有這方面的擇偶問題。 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婚姻未到,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緣分還未到。 他們總是常抱怨自己運氣不好,總是說出“我愛的人,名花有主,愛我的人,慘不忍睹”這樣的話。 于是高估了自己,總是去尋找那些他們不匹配的人,感情自然不會有結果。 對于感情而言,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實力,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愛情。 人生在世,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撥云見霧,找準自己人生的方向,在紅塵俗世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嗎”? |
|
來自: 新用戶8855683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