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風君 · 阿菊 曾國藩說過:“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也,縱求而得,亦是命所受”。 人生當中,那些你該去的地方,該經歷的事情,該遇見的人,都是命運的安排。 1 相由心生 所謂“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一個人有所想,就會有所向。因此心相,就能看出人品。 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故鄉》中,有楊二嫂這么一個人物,就住在魯迅家的斜對面,年輕的時候,非常的靚麗,靠賣豆腐為生,人稱豆腐西施。 然而好景不長,生活窘迫的她,不僅被抹去了美麗的容顏,也帶走了她善良淳樸的性格,讓她變得刻薄,急功近利。 為了獲得利益,她在魯迅回老家處理宅子里的家具時,主動來到魯迅家攀親近,想要魯迅將桌椅送給她。 魯迅不肯,她便責怪魯迅小氣摳門,可當她出門時,又順手拿走了魯迅的東西,讓魯迅瞬間對楊二嫂這個人感覺到厭惡。 一個美麗的人,因為生活的壓迫,變得唯利是圖,面目可憎,失去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的本性。 林肯說:“一個人四十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四十歲以后的臉卻是自己修來的。” 或許歲月滄桑,我們的容貌也在不斷變化,但易變的是相,不變的是心。 前半生走過的山水,歷過的滄桑,都在無形中,改變著后半生的相貌。 2 緣由天定 叔本華在《宿命論》中講道:人生沒有偶然,一切事情的發生,無一例外都有其嚴格的必然性。 緣不會隨意而來,一定要且行且珍惜。 在金庸的筆下,曾出現過這么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風流倜儻,總喜歡用化名行事,在外地和心愛女子成婚。 剛準備帶回家見見父母,哪知前線告急,他被拉去前線打仗了,這么一去,杳無音訊。 妻子以為他戰死沙場,就帶著肚子里的孩子獨自生活。 20年后,作為將軍的他回到家鄉,派人四處尋找自己的妻子。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讓他找到了妻子。 再見到妻子時,妻子并不看他,反而盯著他身旁的年輕副手,激動不已。 原來,妻子久久等不到他的消息,看著孩子漸漸長大,三年前已經讓孩子去前線尋找。 三年來,副手一直在自己身邊卻不知情,直到這一刻,一家三口才相認。 民間有句俗語:“曲終未必人散,有緣自會相逢”。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一個擦肩,一個回眸,每一場相遇,都是一場注定。 因果循環,自然定數,前世的因,造就了今生的果。 或早或晚,或對或錯,緣分總是人世間的一番滋味。 有開始,有結束,來了就加倍珍惜,去了也不要停留。 一段緣,一份情,都是老天最好的安排,不必強求。 3 命由人造 俗話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人活一世,要經歷太多苦難。小人物要想改寫自己的命運,就得咬著牙不斷前進。 出身于名宦家庭的劉禹錫,少年登科,懷有政治抱負。 他在結識王叔文后,便進入政壇,參與了永貞革新。 只可惜,這場改革最終失敗,劉禹錫被逐出朝廷,貶謫到南方的荒野之地,長達23年。 在貶謫南方期間,他把很多時間用在寫作上,因為精通音律,他便關注民間音樂,每到一地,就會搜集民歌民調。 他從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詩歌創作,寫出不少名篇,得以廣泛傳播。 至此,劉禹錫被百姓們尊稱為“詩豪”,得到唐文宗的賞識。 終于,在56歲的那年,他被調回京城,重新進入朝廷。 在《無常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這個世界繁華,多姿多彩,誰不想逍遙自在、游戲人間? 但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一沒家世,二沒背景,拼不了爹,比不了娘,唯有埋頭苦干,才能改寫命運。 唯有相信命由人造,不斷地提升自己,努力去收獲幸福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