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丸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我們前兩天談到濕熱時講到這個方子。 黃柏搭配蒼術,兩種藥物合使用,可以達到一清一燥的妙用,因此也被稱之為二妙。 傳統上,二妙丸主要用來治療濕熱、帶下病等,現在醫學方面結合其他藥物也可形成三妙丸、四妙丸等。 三兄弟不僅名字相像,功能主治、藥味組成也頗為相近。有朋友也問到這幾個方子之間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三妙丸出自明朝《醫學正傳》,是在二妙散的組方基礎上加了補肝腎、祛風濕的牛膝而成。 四妙丸出自清代張秉成的《成方便讀》,是在三妙丸組方基礎上加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的薏苡仁所得。 二妙丸=蒼術+黃柏(1:1) 三妙丸=蒼術+黃柏+牛膝(2:3:1) 四妙丸=蒼術+黃柏+牛膝+薏苡仁(1:2:1:2) 二妙丸:清熱祛濕的經典名方, 在臨床上,只要是辨證為濕熱證,均可使用。 牛膝能補肝腎,祛風濕,利關節,引藥下行等。三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之功效,專治下焦濕熱之痹證。 臨床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痹病,癥見足膝紅腫熱痛、下肢沉重、小便黃少。 現代醫學中常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 三妙丸加入牛膝后全方燥濕清熱活血,且下行力增強,更長于治療濕熱痹證。 薏苡仁能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等。四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之功。 臨床常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痹病,癥見足膝紅腫、筋骨疼痛。 現代醫學中也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痛風、膿皰瘡、急性傳染性肝炎等。 四妙丸重用薏苡仁,而黃柏用量較二妙丸減少。 且采用鹽炒黃柏,取其滋陰降火之功,使全方的清熱效力大為減弱。 因此,四妙丸偏于利濕除痹,是治療濕熱痿證的主要方劑。 二妙丸的功效是攻補兼施,以攻為主。 而三妙丸、四妙丸的功效是偏于補,兼有補腎活血通痹之功。 因此,對于急性皮炎、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婦科附件炎、糜爛性宮頸炎、下肢丹毒、帶狀疙疹、腳氣感染等疾病,首選二妙丸。 而以上疾病處于慢性期,濕熱不重,尤其是老年人、下肢關節痹痛、疲軟無力可選用三妙丸、四妙丸,四妙丸臨床應用更多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