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常見疾病治癥:手掌發黃、發紅、汗血 【治病策略】 1、手掌腳掌皆紅赤也是四逆湯證,四逆之證并不一定指四肢冰冷,下列癥狀幫助確認病人是寒癥: (1)體重下降屬寒癥。 (2)從不出汗,知心臟有問題。 2、手掌發黃的原因不明時,可從營衛調和方向考慮,桂枝湯加茯苓皮。 【辯證治則】 1、(1)驟然吐血,兼見頭痛寒熱者,外感傷經脈也。宜麻黃芍藥湯。 (2)吐血口渴,脈洪數而溺赤者,火熱傷陰分也。宜加味四生丸。 (3)吐血口和,脈弦微而溺清者,陽虛而陰脫也。宜變化理中湯。 (4)吐后口渴,血帶黑而腹痛者,瘀血積腹里也。宜加味四物湯。 (5)吐血之前,必先大發惡心者,血潮而凌心也。宜郁金丹皮湯。 (6)先行咳嗽,然后得吐血證者,肺燥傷陰脈也。宜清燥和血湯。 (7)先行吐血,然后得咳嗽證者,陰陽不相符也。宜調陰和阻湯。 (8)吐血之后,肌肉魚鱗甲錯者,腹中有干血也。宜大黃蟅蟲丸。 (9)大便下血,其下在糞之前者,腸風瘡痔類也。宜赤豆加味散。 (10)大便下血,其下在糞之后者,肝脾不統血也。宜仲景黃土湯。 (11)通身汗血,甚則沾衣盡赤者,火甚而血溢也。宜加味六黃湯。 (12)鼻中流血,以及齒縫出血者,胃中之燥熱也。宜清涼甘露飲。 【辯證比較】 1、(1)潮熱,而脅下汗出者為膽實,用大柴胡湯。 (2)手足心汗出者為胃實,用大承氣湯。 (3)腋下一直流汗流很多,就是三焦系統,也就是大柴胡湯證。 (4)如果手掌汗流很多的,手上的「止汗點」,背后的第五椎外開五分的地方「華佗夾脊」,直針下針可以止汗;如果病人是陽明熱,大便正常,舌頭伸出來苔是黃的,就是白虎湯,如果大便不通,就用承氣湯攻。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