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抗戰劇《亮劍》第四集,李云龍接替因楊村戰斗失利的孔捷出任獨立團團長。此時,日軍山崎大隊孤軍深入華北抗日根據地,總部決定先派出陳瞎子的772團與山崎大隊正面對決。 李云龍迫不及待地讓政委趙剛去和首長說情,想把主攻任務分配到獨立團頭上。未果后,李云龍氣得大罵趙剛與老戰友孔捷。 772團多次進攻山崎大隊未果,旅長陳賡改讓獨立團承擔此次進攻任務。李云龍與老部下張大彪采取土工作業的辦法,將壕溝一直挖到距離日軍陣地只有20米的地方,然后一營戰士投出3600顆手榴彈。全團上至團長,下至伙夫,全部發起白刃沖鋒,一舉殲滅山崎大隊。 這下子李云龍徹底出了名,先后殲滅日軍坂田聯隊與山崎大隊,日軍駐華北總司令筱冢義男派出特種作戰部隊,誓要殲滅李云龍及其獨立團。 從《亮劍》的這段劇情來看,八路軍一個團若是指揮得當,在武器彈藥充足的前提下,能夠殲滅日軍一個大隊。 那結合真實歷史,獨立團殲滅山崎大隊是確有其事,還是編劇為了劇情人為杜撰的?在真實的歷史上,日軍一支大隊總共有多少人?大隊長又是何種軍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主戰場是中國與太平洋。一直以來,日本帝國主義分子就希望先拿下中國,并以此為大本營奪取資源,繼而稱霸全世界。所以,日軍在中國戰場投入兩百多萬的生力軍,從而使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度過了最危險的時期。 通過各種影視作品與小說,大家應該對日軍編制有所了解。二戰時期的日軍編制和其他世界主流國家都不大一樣,其部隊編制從下往上依次為: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軍、方面軍、總軍等等。 按照與八路軍編制體系對照,日軍一支小分隊級別相當于班,小隊、中隊分別對應的是排、連,大隊的級別就相當于營。 從其人數與配置來看,日軍無論是小隊、中隊還是大隊,都要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 通常情況下,日軍有不下于五種大隊編制,包括步兵大隊、炮兵大隊、工兵大隊、騎兵大隊等等。 就拿步兵大隊來看,一支甲種日軍步兵大隊滿編人數大概在1200人左右。 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后,隨即派出甲種師團進攻我華北地區。以1937年日軍甲種師團所轄步兵大隊作為范例分析,一支滿編步兵大隊下轄四支步兵中隊、一支機槍中隊、一支輜重中隊、一支步兵炮小隊,加上后勤、通信等單位組成。 武器配置上,日軍一支步兵中隊滿編180人左右,裝備九挺輕機槍、九具擲彈筒、139支步槍;一支機槍中隊裝備12挺重機槍;一支步兵炮小隊裝備兩門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 以此來推算,一支甲種師團滿編大隊可攜帶500多支步槍、36挺輕機槍、36具擲彈筒、12挺重機槍、兩門92式步兵炮。 不僅如此,日軍一支滿編大隊出發時會攜帶大量彈藥。據資料記載,一支日軍甲種師團步兵分隊攜帶彈藥為1120發子彈、450發機槍子彈。 按照這樣計算,日軍一支滿編步兵大隊出發時總共攜帶10萬發子彈,加上各種戰略物資,與同時期的八路軍相比,日軍的武器配置與彈藥補充,真是非常“闊”。 實話實說,日軍一支滿編大隊其火力配置不算太強,至少與同時期的蘇軍、美軍相比,還是有些不夠看。 但我們要考慮到日軍的主戰場是在中國,步兵大隊主要還是與中國軍隊進行正面交手。在武器配置包括單兵戰斗力方面,日軍明顯強過抗戰初期的中國軍隊。 侵華戰爭初期,日軍主力主要是甲種師團,編制滿員整齊。 中后期,日軍師團數急劇膨脹,編制人員縮水嚴重,中隊、大隊、聯隊的人數沒那么多了。 尤其是戰爭后期,兵員補充困難。1945年,日軍山田鐵道聯隊投降時,一支滿編聯隊僅有1400支步槍、20多挺重機槍、100多挺輕機槍,可謂“十分寒酸”。 前文說過,一支滿編日軍大隊總人數大約在1100人至1200人左右,大隊長的軍銜一般是少佐,相當于中國軍隊中的少校。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可能會很奇怪,因為日軍一支滿編大隊的人數相當于中國軍隊的一個團,但為何大隊長卻屬于中下級軍官呢? 這是因為雖然日軍步兵大隊的總人數輕松超過1000人,但在編制級別上,還是相當于其他國家軍隊中的步兵營級作戰單位。中國軍隊中,營長軍銜一般不會超過中校(資歷較甚者除外)。與之同理,日軍步兵大隊長其軍銜一般就是少佐。 當然,這一情況并不絕對。1940年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關家垴戰役中,負責執行“掃蕩”政策的岡崎支隊支隊長岡崎謙長的軍銜就是中佐。 包括電視劇《亮劍》里,山崎大隊的大隊長山崎治平,其軍銜同樣是中佐。無論是電視劇《亮劍》,還是關家垴戰役,都屬于特殊情況。 再來分析下,日軍大隊主要負責什么樣的作戰任務?可以肯定,日軍甲種師團下轄的步兵大隊,絕對是戰場上的主力。 中國地形復雜,各地方還有區小隊、區大隊、游擊隊。作戰前,日軍大本營會根據作戰任務以及地理環境等相關因素,派遣出相對應的兵力。 一支滿編日軍大隊,作戰任務主要還是負責進行“掃蕩”,幫助聯隊或者更上一級的旅團掃除殘余武裝力量,為開辟正面主戰場創造有利條件。 緊急情況下,日軍大隊負責掃尾、善后甚至掩護的任務。 總體而言,一支滿編日軍步兵大隊的作戰任務是五花八門,主要負責與中國軍隊的正面交戰,執行“掃蕩”等作戰任務。 最后再和大家著重分析下,李云龍率領的獨立團真的能如此輕松地殲滅日軍一支大隊嗎? 電視劇中《亮劍》中,李家坡之戰對應的就是關家垴之戰。關家垴之戰被圍殲的日軍屬于獨立混成第四旅團下轄的岡崎支隊。岡崎支隊當時并非滿編狀態,滿編狀態下的岡崎支隊屬于大隊編制。 1940年10月,岡崎支隊集結完畢,它是由三個步兵中隊、一支山炮分隊、一支工兵小隊、一支輜重兵小隊、一支無線電分隊和一支戰斗救護班組成,總兵力大約在535人左右。 岡崎支隊出發前攜帶27挺輕機槍、兩挺重機槍、36具擲彈筒和兩門山炮,武器配置已經相當于一支乙種步兵大隊。 1940年10月25日,岡崎支隊陰差陽錯闖進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兩天后,岡崎支隊于1940年10月27日下午占領黃崖洞兵工廠,繳獲2000枚手榴彈、1萬發子彈,還有其他幾十箱物資。 1940年10月28日,彭德懷決定調129師主力徹底殲滅岡崎支隊。當時,岡崎支隊還剩下大約510名士兵,八路軍則投入129師主力,決死一縱隊25、38團,再加上總部特務團,共計近1萬余人投入戰斗。 剛到關家垴,岡崎謙長立即命令挖掘工事,經過數小時緊張作業,日軍完成了防御工事。依托關家垴山頭的地形,岡崎謙長挖掘了一圈八卦形的防御陣地。 各個戰斗地點用交通壕連接到臺地邊沿的陣地,戰壕都挖得很深,機槍、火炮都至少有兩個掩體。山腰的窯洞全部打通,窯洞前挖了防彈壕,日軍還在關家垴山腳還挖了300多個散兵坑。 由于岡崎支隊居高臨下,占據有利地形,外加火力兇猛,造成八路軍129師重大傷亡。 1940年11月1日,日軍援軍已經逼近,眼看無法全殲岡崎支隊的彭德懷只好下令撤退。 戰后統計,八路軍此役陣亡589人、傷1570人。岡崎支隊死亡282人、傷200多人。關家垴之戰非常慘烈,陳賡率領的386旅772團傷亡過半。 其中,772團一營一連戰后剩下三人,3連只剩下一名指導員和兩名傷病員。整個一營被打殘,只剩下不超過十人幸存(一個營大約在500人左右)。 故此說來,電視劇里一支八路軍主力團想要全殲一支日軍滿編大隊,難度非常大。就連陳賡、劉伯承、彭德懷這些經驗豐富的指揮官,面對一支非滿編的日軍大隊尚且棘手,更別說剛剛成為獨立團團長的李云龍了。 真實的抗戰其實特別慘烈,至少在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想要正面殲滅日軍的大規模主力,還是非常難做到的。 正因為如此,14年的抗戰歲月中,無數中華兒女披荊斬棘,在各方面落后的情況下仍拼死抗戰,最終贏得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