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及軍隊自愿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群眾性戰爭。1950年12月25曰,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后的第一仗。 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歷時二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以中朝兩國的勝利宣告結束。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部撤回祖國。 國慶節期間熱映的電影《長津湖》,是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在全國熱映,反響激烈。故事主要截取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冷嚴酷的環境下,中國人民志愿軍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扭轉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其實,我們身邊更有一位老人參加過長津湖戰役,這位抗美援朝老英雄,就是戴子彬。 戴子彬,出生于1933年冬月,邳州市開發區戴圩街道人。在解放前因為貧苦沒有讀過書,從小就給地主放牛,曰子過得很清苦。十四歲時邳城解放了,翻身作主人,土改分到幾畝田地在家多農。朝鮮爆發,1951年2月十七歲的戴子彬毅然積極報名入伍,并于年底赴朝參戰。 老英雄在27軍,原三野,即華東野戰軍。與大家熟知的38軍及43軍一樣,都是我國王牌軍。當年捲起褲子趟過刺骨的江水跨過鴨綠江,在攝氏零下40多度,大雪覆蓋極其惡劣的天氣下,缺吃又身著單衣,光他一個師就減員三、四百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據他說可冷了抖作一團,每人就只幾個凍土豆充饑。寒天雪地又沒法燒水,只能肯幾口凍土豆就一把雪打發一頓飯了。其生存之艱難可想而知,硬憑著鋼鐵般意志,同武裝到牙齒上聯合國軍作戰。 在長津湖戰役,黃草嶺戰斗中,27軍就干凈、利落、徹底地殲滅美王牌軍一個團,即《北極熊》31團,并邀獲了這個北極熊團的戰旗,致使這個王牌美軍番號,在地球上徹底消失。戴子彬在此一役作戰中沖鋒在前,作戰勇敢,榮獲了好幾枚軍功章…… 抗美援朝勝利后,老英雄回國轉地方工作,原戴圩鎮衛生院防疫站長一職,一干就是幾十年,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現已退休。九十歲高齡仍老當益壯,每天早晨都能見著他的身影,打太極劍,散步,遛狗… 如今居住在開發區戴圩街道,衛生院北邊的家屬區,是全市唯一健在的美英雄。 慈眉善目,和謁可親。如若大家有機會戴圩景區一游,定可一睹老英雄的風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