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的墨西哥畫家魯菲諾·塔馬約曾說過這么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他說:“藝術是一種表達方式,必須讓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能理解。” 他說的這句話中的藝術,很顯然是針對繪畫而言,因為繪畫是一門圖像藝術,不需要文字、聲音語言來裝飾,只直觀的追求強調視覺效果, ![]() 范學賢油畫 無論是描繪黑人、白人、黃種人,還是天上的星星月夜,或是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但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理解,此時作品的風格就非常有講究了, 稍微了解繪畫藝術的人都知道,風格往大方面講分為“寫實”與“抽象”兩種;往小方面講就數十種,甚至數百種之多了,每一種性格都有每一種風格, ![]() 范學賢油畫 那么,什么樣的風格,能讓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能理解呢?毋庸置疑,寫實風格,或者說絕對的寫實風格,就是跟攝影照片很像的風格, 因為攝影是不分文化、地域、種族、教育程度的圖像藝術,當一幅繪畫作品能有攝影照片那樣的異曲同工之妙,那么就能讓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能理解, ![]() 范學賢油畫 我這里就舉例一個畫家的作品來說明“藝術是一種表達方式,必須讓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能理解。”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當代畫家范學賢筆下的女人油畫作品, 與攝影照片有異曲同工之妙,是近似于照片的超寫實風格,但又并非完全是。因為在范學賢筆下的女人油畫畫面中,總是能依稀地看到一層“薄紗”, ![]() 范學賢油畫 這層“薄紗”不是光影,而是筆觸的痕跡。有朋友會問,光影與筆觸有什么區別嗎?這區別大了,因為攝影是屬于“光影”藝術,沒有筆觸成分,而油畫除了光影還有筆觸, 這就是當代畫家范學賢筆下的女人油畫看起來像攝影照片,又不完全是攝影照片的主要原因之一,只不過,由于相對的寫實,它們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 ![]() 范學賢油畫 當代畫家范學賢描繪的女人油畫,是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能理解,首先,風格方面,符合了攝影藝術的不論文化、區域、種族、教育程度的特征, 畫面中的女人體態豐腴,有西方人喜歡的豐滿性感之美,這“性感”是骨子里散發出來的豪放,恰到好處的豪放, ![]() 范學賢油畫 我們常說的“含而不露、艷而不俗”大概就是這種氣質體態吧。或許有朋友又會說,不就是畫個女人,何必對體態氣質那么講究呢?更何況西方人也懂得看女人啊, 是的,西方人是懂得看女人,但是西方人對女人的審美,與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是有很大區別的,西方人普遍認為骨骼大且豐滿的女人,才是最美最有韻味的, ![]() 范學賢油畫 然而東方人,中國人對女人的審美,并不講究所謂的豐滿,講究的是身材協調勻稱、面孔精致,氣質內斂含蓄,這樣才叫美人, 而豐滿或苗條,那是其次,即便在現在開放的國度,溫文爾雅、身材勻稱協調、五官精致的女人依舊最受人們的歡迎, ![]() 范學賢油畫 所以,作為畫家,范學賢在描繪女人的體態氣質時,是同時顧及西方人與東方人的審美,于是,畫面中的女人,除了體態豐腴之外,性情也顯的溫文爾雅, 這就達到了“艷而不俗”的狀態了。其次,當代畫家范學賢筆下的女人油畫,畫面背景干凈純粹,幾乎都是以百搭的色調“黑白灰”為主, ![]() 范學賢油畫 我們細看背景處的“黑白灰”空間,既顯示出很鮮明的層次感,線處筆觸非常有力度,又不缺乏場景空間的真實性, 同時又與主體的“劃分”不留痕跡,也就是主體人物是站在背景空間處,主體人物的色調沒有與背景沖突,或很明顯的銜接, ![]() 范學賢油畫 有些畫家的畫作,主體與背景處的色調時常銜接,也就是“拖泥帶水”的意思,一幅畫作,無論是背景還是主體的色彩都代表著情緒變化, 但是它們是有“主次之分”,因此用筆時,力度有強弱之分,層次感也有厚薄之分,并不是一模一樣的。 ![]() 范學賢油畫 因此,我們看當代畫家范學賢筆下的女人油畫時,背景空間很通透,主體空間也很純粹,整個畫面空間更是井然有序, 于是,我們既能體會到畫作背景的“身臨其境”,也就是自己也身處其中的感覺;又能感受到畫作主體女人的音容笑貌,逼真的形體和神態。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畫風清新淡雅,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感。 ![]() 范學賢油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