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知道,今年也不過是40歲的讀者,竟是一個經歷過三次婚姻的女人。 第一次婚姻,那個男人是讀者在大學時候的男友,兩個人從校服走到婚紗,讀者以為這個男人可以陪著自己一直走下去。 卻不曾想,婚前那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男人,婚后竟然會那般不堪,和別的女人聊著露骨的消息,不亦樂乎,讀者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 第二次婚姻,是家里人介紹的,據說對方是個過日子的人,為人踏實,沒什么花花腸子,吃一塹長一智,讀者也覺得一個男人不花心才最重要。 于是,她開始了她的第二段婚姻,也不曾想,男人雖老實,卻也不傻,結婚以后不肯上交工資,所有的開銷花的都是讀者的。 男人一直把讀者當外人,一直防著她,掙多少錢、有多少存款從來不說,讀者覺得這樣的婚姻充滿了算計,又有什么意思,于是,又提出了離婚。 第三次婚姻,讀者不再考慮太多了,只求一個人能夠好好和自己過日子就好了,于是,家里人介紹了一個男人,讀者沒怎么了解,就同意了。 幸運的是,男人雖木訥,卻也真的是一個過日子的人,舍得給讀者花錢,掙得工資都給了讀者,這讓讀者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 經歷了這么多變故,也結過三次婚,讀者也發現了來自婚姻里的“秘密”。 其實啊,婚姻的幸福一定是選擇大于經營電視劇《一樹桃花開》里面的盛開第一次嫁給了羅耀輝,結果對方是個媽寶男,對母親言聽計從,哪怕是盛開受委屈了,他也毫不猶豫地站在母親那邊來指責盛開。 盛開受夠了,便離婚了,后來遇到了第二個男人,男人笨嘴拙舌,但會給予盛開明目張膽的偏愛,不管發生什么事情,都會站在盛開身后,給予她鼓勵和安心。 婚姻的選擇就好比是穿衣服的時候扣扣子選擇做對了,第一顆扣子扣好了,那么接下來就會是順順利利的,否則一切都只能推倒重來。 所以,一定要好好選擇,即便是婚姻不幸福,也不要委曲求全,而是選擇及時止損。 就像陸琪曾在《愛情需要止損》中說的:“在這個世界上,你想要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如果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就要及時丟棄,否則就會越錯越厲害?!?/p> 男人對女人的在乎程度取決于女人自身的價值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形容夫妻相處的定律:“婚姻其實是一項工作,它有自己的規則和章法,我們不能只選用其中一部分,躲避其他部分,而又不損及地球上的永恒定律——合作?!?/p> 也就是說,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合作。 那么合作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必然是兩個人的價值,因為有價值才能夠合作,否則就是單線思維,就是一個人的碾壓或者是單向付出。 當一個女人自身的價值無可替代的時候,不管是美貌、經濟實力還是社會地位,只要有價值,那么女人不管在什么情況,都不會喪失婚姻競爭力。 結婚不意味著兩個人踏入婚姻當中以后,就只有彼此面對面了,結婚應該是兩個人牽手共同面對這個世界,如此,婚姻才可以真正做到幸福長久。 女人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要放低自己的姿態總有女人會把婚姻當作衡量自己價值的一個標準,覺得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自己就貶值了,更何況是經歷第二次、第三次失敗的婚姻,于是,當她們再次踏入婚姻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得自卑起來,然后在新的婚姻里唯唯諾諾。 但其實,一次失敗的婚姻從來都不能證明什么,它只能說明我們和那個男人不合適僅此而已,而我們沒必要去這般否定自己的價值,放低自己的姿態。 再者,不要覺得婚姻就是實現價值的唯一標準,就算不結婚,我們也仍舊是最獨一無二的自己。 作家張小嫻在《謝謝你離開我》中寫道:“當愛情缺席的時候,學著過自己的生活。過自己的生活,就是跟自己談戀愛,把自己當成自己的情人那樣,好好寵自己?!?/strong>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們都要以自己的感受為第一要義,無論別人怎么看,自己都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因為我們所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再怎么也長久不了,遵從本心,順其自然最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