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系跨小·七律 春風萬里思何盡,木樨花開在跨塘。 風聲雨聲讀書聲,桂影怎知百草芳。 嘗試反饋新課堂,小孩講學比趕幫, 昆曲評彈桃花塢,吳韻六藝水云鄉。 【引子】 前幾天,臨近放假的前一天,督導室顧老師告訴我一件事。 他說,傳達室來電話,說有位家長一定要到學校來,要見學校領導。我第六感覺是家長來投訴告狀了,于是把家長領進來。原來該家長感覺自己孩子的老師特別好,想要感謝班級老師,感謝班級老師群體。原來是我校虹橋校區五(7)班的某學生家長,他親自寫了一封長信,十分感謝教他孩子的劉佩老師、張美琴老師、許燕老師、施怡老師、顧艷悅老師、顧淑嫻老師、宋慶濤老師、王振靜老師。 我們為這些老師點贊,為所有的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老師點贊。 下面是該家長的表揚信。 家長情真意切,拳拳之心,字里行間洋溢著對教師的贊譽,也滲透著對我們教育人的期待。 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我們老師收到這樣的贊揚信或錦旗了。 看到這樣的信,讓我感觸良多。 【2021總結·故事會】 上面是引子,現在說正題。 之所以會有題目中的表達,是因為我們學校又一次把總結會開成了故事會。 基于“追求有夢想的教育,創建有故事的學校”這一辦學愿景,我們一起堅守“讓夢想照進現實,用行動寫下故事”。于是,我們就想,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為夢想而行動”的故事出來,分享給所有參與和經歷的人,讓大家一起回顧過往,認清來路,砥礪前行。 于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的行政講了十一個管理的故事。下面是十一個故事的鏈接,有興趣的不妨跳轉閱讀。 “適合教育創新年”的跨小故事(二)小小“大拇指” 賦予“大能量” “適合教育創新年”的跨小故事(三) 黨建引領 《父母日記》助成長 之后,我們講科研管理的故事,講年級組的故事和教研組的故事,教師人人講自己的教改課改故事…… 這次的2021年度總結會,也是以故事會的形式展開的。2021年,學校在園區適合教育精神的指引下,提出了“追求有夢想的教育,創建有故事的學校”的辦學愿景。本次總結大會以故事會的形式,大家在一個個故事中回顧了這個不平凡的一年。 行動寫故事送春暖,夢想照現實融冰寒。2022年1月21日下午,在這辭舊迎新之時,蘇州工業園區跨塘實驗小學全體教職工齊聚一堂,隆重舉行了學期總結大會,此外來自千里之外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市絲路小學的馬妹副校長等一行5人也一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回顧和見證,夢想之花精彩綻放。首先是我在總結故事會做了題為《“嘗試反饋”追夢想,“教智融合”探新路》的故事講述。2021年,跨塘實小全學科推進“嘗試反饋教學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課堂改革與項目研究,竭力建構“夢想課程”,教智融合,五育并舉,先后獲得市四星級智慧校園、園區教智融合項目研究先進集體、園區需求性督導“優秀”等20多項榮譽稱號,學校全體師生在奮進中不斷前行。 回味和傾聽,故事之美傾情演繹。大會上,四位教師走上臺前,為大家演繹了跨小的美麗故事。 朱昱老師帶來的故事是《給孩子一個有溫度的童年》。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作業負擔減輕,孩子們仰望星空的時間就多了。因此,高浜校區二年級的班主任老師們依托學校夢想課程體系,從點滴入手,努力給孩子們一個有溫度的童年。 “跨塘實小真奇怪,小孩自動教小孩;人人樂做小先生,先生不在學如在……”。在繆建平校長的帶領下,“小先生”成長計劃進入了跨小日常。周志鵬老師的故事《人人樂做小先生,先生不在學如在》正是講述了“小先生”成長計劃的開展情況。知者為師、能者為師,一個個“小先生”也日漸成長起來了。 丁韜老師講述了故事《巧用“一單三卡一筆記”》。嘗試教學帶來了學習方式的改變,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單三卡一筆記”應用而生。這里的“一單”指嘗試反饋學習單,整張學習單包括“課前引學”、“課中共學”“課后延學”三大板塊。“三卡一筆記”指提問卡、錯題卡、問題研究卡和學思筆記。 教育就是點燃夢想。每個孩子心中都藏有一個自己的夢想,或大或小,這是他們獨有的無價之寶,因為夢想有無窮的力量,可以激發出孩子無限的能量。對于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如何守護乃至實現他們的夢想呢?王曉麗老師的故事《向著夢想奔跑》可以給大家帶來啟示和借鑒之處。 來自絲路小學的馬妹副校長回顧了繆建平校長在新疆支教時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帶領絲路小學的老師們進行嘗試教學的研究,讓學校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飛躍發展。 五位老師講完,跨小四位校長分別進行了點評。 【故事會·感悟點評】 聽了上面幾位老師的故事,特別是聽了霍爾果斯市絲路小學馬妹帶來的故事,我感慨萬千,往事一下子全在眼前,一幕幕,一幕幕…… 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聽到霍爾果斯市絲路小學的老師們來到蘇州培訓,我盛情邀請他們來到我現在的跨塘實驗小學,同臺聯袂講教育故事。因為兩所學校都有我的足跡,兩所學校的辦學愿景也是一樣的,那就是: 追求有夢想的教育,創建有故事的學校 來了一位老師,他們是馬妹、曾婧、任博博、王魯伊、張瑞,他們一個個在成長,在進步,我是十分開心的。 于是,在最后的總結點評中,我心生諸多感慨感悟,遂錄于后。 我要兩校的老師們共勉的是: 在小學校做“大先生”,總結會上我不宜展開講,但是,這卻是我們學校教師隊伍新追求。 學生樂做小先生,教師爭優大先生我講了三個“學會”。 從容是安定學生的妙諦。比如說,教師規定下午四時在操場集合,若能于五分鐘前提醒往學生操場上走,集合起來就很順利,因為提前五分鐘的準備,使師生均感到從容。再比如,學校校服換季或班級收取有關費用等,教師若能安排一定的緩沖時間,則有利于學生的適應和每個家庭的準備。我們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今天宣布要東西,明天就一定要帶到,哪有這么應急!”家長總有不方便的時候,學生為了遵守規定,總是急呼呼的,非要不可,不愉快的事情也就是這樣發生的。 從容的老師應當具備以下素質: 動腦而不動惱:他們臨事沉著,處理學生的問題不情緒化,不發脾氣而造成“反教育”。 求好而不急切:他們有充分的愛心和耐心,去引導學生展現其身心的潛能。 積極但不冒進:他們用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不氣餒,但也不貪功而揠苗助長。 對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中的過錯,教師要有寬容的態度。寬容決不是縱容,而是教師在一種平常心中所展現的愛與關懷。它要求教師以平靜的心去看待學生,從而尋求正確的教導方法。寬容使教師維持心平氣和,又能使學生得到自我反省的機會。反之,教師如果缺乏寬容的涵養,就很容易因動怒而傷害學生的自尊,乏寬容的涵養,就很容易因動怒而傷害學生的自尊,或者造成難以彌補的錯誤。 寬容能促進師生的溝通與意見的交流,使教師較好地把握積極穩妥的啟發進程。我認為,做一個寬容的教師,應當具備以下的素質: 訂定合理的班規,不訂立學生難以達到的奮斗目標,從而學生有好的班班級生活學習氣氛,培養他們生活與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對學生不講絕話;處分不守規矩的學生,能夠考慮到對學生心智成長有益的后果。 給學生適量的功課,不把學生逼過頭,不給出過多的難題,使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壓力而害怕功課。 把每一位學生當教導的目的,而不把學生視為表現與炫耀自己教育教學水平的手段。 我們提倡“小過宜嚴管,大過宜寬容。”小過嚴管,是為了防微杜漸,大過寬容可能給犯過者帶來較大的心靈震撼。 總之,無論我們采取訓練、記憶、啟發、研討、實踐或自學領悟等教育教學方式,都必須努力排除師生互動的障礙,拓展互動的有效空間,從而使師生互動空間活絡地運作起來。教師若能把握這一點,一定能促進學生在各種場合身心都得到的健康成長。著名詩人何其芳在一首詩中說得好:“用自己的火去點燃別人的火,去以心發現心”。 最后,我要說,讓我們努力“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老師”,它有助于學生形成優良的人性品格,從而使他們受益終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