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經》,首先要了解五行的相生相克,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之間生克制化的關系。 五行生克是很基礎的內容,以后我們要學的很多知識都離不開五行。 五行學說是我們中國古代早期的哲學理論,古代的先賢通過觀察天文地理,把萬物類比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態。而在金木水火土五種形態之間,也有著復雜的生克制化關系。五行生克的關系如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我們可以參考下面這幅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沿順時針方向,相鄰的兩個五行是生的關系,而間隔一個的五行,是克的關系。 五行生克的理解
首先,水生木很好理解,用水澆灌樹木,樹木就能很好的生長。木生火,木柴可以生火,古人最初就是通過鉆木取火的方法得到火種的,所以,木生火也是很簡單的道理。接下來火生土,因為物體經過火的燃燒之后會化為塵土。土生金,是因為金埋于土中,比如金銀銅都是從土里挖出來的。只有最后一個“金生水”有點不太好理解。 金生水一般來說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是金屬經過高溫熔化之后變成了水。 第二種解釋是寒冷的金屬表面很容易凝結水。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說法,莫衷一是,比如陰陽轉換、我國的水發源于西方(西方屬金)等,這里就不展開了。 無論如何,我們只要用一種便于理解的方法,記住金生水這個原則就可以了。 火克金,因為金非常剛硬,只有火的高溫燒煉才能使金熔化。木克土,因為樹木在土中生長,會吸收土的營養物質,所以木克土。土克水,俗話說“水來土掩”,土可以阻斷滔滔大水的流動,我們一般也會用土來修筑堤壩,也就是說,土能夠限制水的流動。需要留意的一點是,五行的生克并不是絕對的,應該辯證的來看。比如金克木,如果你用一把迷你的小刀去砍樹,樹砍不倒反而會傷了刀具。所謂“金能克木,木堅金缺”。熊熊大火,你用一小盆水去滅火,火滅不了反而水變成了蒸氣。所謂“水能克火,火炎水熱”。水生木,澆水對花草樹木來說是有益的,但如果是過量的水,比如洪水,就會把草木沖走了。所謂“木賴水生,水多木漂”。 以上關于五行生克的解釋,之所以和日常生活相關聯,是為了便于我們理解和記憶。實際上,五行并不特指五種物質,它們也是宇宙間的五種氣。 這五種氣,代表了五種不同的基本物質屬性。
五行的特性:
木—表示生發、柔和,向上。 火—發熱、升騰、亮麗,擴散。 土—代表地球本身,有承載、收納、化育萬物之意。 金—集中,收斂、肅殺。 水—表示流動、滋潤、寒冷、向下。 在人體中,肺屬金,心屬火,肝屬木,腎屬水,脾胃屬土。季節中,春天屬木,夏天屬火,秋天屬金,冬天屬水,四季末屬土。天干的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地支的五行: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八卦中:離卦屬火,坎卦屬水,乾卦和兌卦屬金,震卦和巽卦屬木,坤卦和艮卦屬土。在方位中,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東方和東南方屬木,西方和西北方屬金,西南方、東北方和中央都屬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