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女神高圓圓主演的家庭婚姻熱播劇《完美伴侶》頻頻登上熱搜,#已婚該不該和異性保持距離#的話題引無數網友圍觀討論。 劇中的兩對夫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女強人”陳珊和丈夫孫磊: 陳珊律所精英,能力出眾,負責在外賺錢養家; 孫磊則細心溫和,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外全力支持老婆的事業,照顧孩子和父母,十足的居家好男人。 “男霸總”林慶昆和妻子吳敏: 林慶昆行業大佬,在事業上混得風生水起,給一家子足夠優渥的物質生活; 吳敏全職主婦,努力經營著一個家,精心陪伴和照顧兒子。 就是這樣看上去堪稱“完美”互補的兩對夫妻,婚姻卻因為彼此工作和生活的交織,互相和對方伴侶交往失了邊界,都走向了盡頭。 
在異性面前抱怨伴侶的不完美 是婚姻開小差的開始 林語堂說過: “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全看你怎樣去欣賞,又怎樣去駕馭。”
當你一味只看到對方的缺點,甚至于開始對比,開始在異性面前抱怨伴侶時,兩個人的問題就很容易升級成家庭矛盾,攪亂兩個家庭的生活。 由于工作原因,陳珊和林慶昆成為了工作上的最佳搭檔,兩人一起“上戰場”,互相幫助,也互相欣賞,憑借著這一份默契,兩個人的關系也越來越親近。 另一邊,由于兩個家庭的孩子是同學,孫磊和吳敏經常一起帶孩子玩,關系好到被別人誤會他們才是一家人。 兩對夫妻彼此吃醋,又暗暗較勁。 吳敏酒后和孫磊抱怨丈夫的不貼心,沒時間陪伴自己,然后大夸孫磊是個顧家好男人。 甚至于在意外小產之后情緒失控,更是在陳珊在場的情況下對她的丈夫“表白”以刺激自己的丈夫林慶昆: “我就是迫不及待想見孫磊,我現在就是覺得他特別的好,他給過我從未有過的尊重和關心。” “在我這,他就是不一樣。” “要不是孫磊,我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也不知道原來還有人可以像我爸那樣給家人尊重和關心,可以永遠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這樣的話一字一句,徹底讓丈夫寒心,開車氣憤離去,也讓這段婚姻更加地岌岌可危。 有人說: “從互相抱怨的那天起,異性朋友之間的愛情就開始變得焦躁不安。”
婚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或多或少地覺得伴侶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 但無論好與壞,這些始終都是夫妻小兩口之間的問題。 通過抱怨的方式,滿足了一時的發泄欲,卻后患無窮。 對伴侶來說,另一半和異性抱怨自己,自信心受挫不說,甚至會懷疑伴侶和自己的感情。 畢竟,兩個人的事一旦傳到了第三個人的耳朵里,秘密不再是秘密,就難免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對于傾聽抱怨的異性來說,似乎對方說的不再是“我的伴侶不夠好”,而是“我覺得你比我的伴侶更好,更懂我。” 很容易傳遞出一種“你有機會”的感覺。 很多時候,這就成為了越軌的開端。 互相抱怨自己的伴侶,然后同病相憐,兩個人惺惺相惜,友情升溫,走上婚姻的歧途。 對于自己來說,會放大伴侶的缺點,增加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學會消化抱怨情緒,或者找個同性偶爾傾訴一下,盡可能避免和異性抱怨伴侶的不是。 守得住心,不和異性抱怨伴侶,婚姻才能越過越幸福。 
過度關心和依賴異性朋友 感情重心要跑偏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一個“適度”原則,和異性的相處也是如此。 有異性的朋友沒什么問題,保持朋友間該有的相處距離就可以。 但如果一味過度關心或是依賴異性的朋友,那么感情的重心遲早要跑偏。 劇中的兩對夫妻就總是看不清和朋友之間應有的界限,一再模糊和別人伴侶的交往界限。 吳敏在生活中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會找別人老公去解決。 水管漏水自己不會修找孫磊; 搬家被搬家公司的人敲詐不報警只找孫磊; 半夜被鄰居投訴,找不到物業也找孫磊; 甚至大半夜離家出走,地址不發給自己的老公,卻發給了孫磊; …… 就連最后決定離婚,也一定要約孫磊當面聊聊。 不考慮時間早晚,只要一出現什么事就找孫磊。 以至于陳珊控訴丈夫孫磊: 更是氣憤地告訴吳敏: “不管你怎么想的,不管你怎么打算,別人的東西不能碰。 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和孫磊當面說!”
而這一切,孫磊給出了固定的標準回答:“我們只是普通朋友。” 已經讓伴侶感覺到嚴重的不舒服的關系,就是邊界不清晰。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提出過“交際距離理論”,指在說明人與人之間都有固定的交往距離。 分為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共距離。 而親密關系的距離是15—45厘米為宜,這個距離是只有非常親近的人才能進入的社交距離。 如果一旦不符合這種關系的人打破這樣的社交界限,就容易出現不適感。 所以異性之間如果只是普通朋友就應該保持普通朋友的界限。 走得太近,關心過度,依賴過度,是一種沒有分寸的表現。 保持好和異性之間的距離,才真正能保全友誼也讓婚姻能美滿幸福。 
不好意思拒絕異性朋友 是毀掉婚姻關系的慢性毒藥 生活中,總有這樣自以為是的“老好人”,以為“吃虧是福”,沒有底線地照顧和幫助身邊的人。 尤其是對異性而言,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在別人看來他是溫暖的熱心腸,而對伴侶而言,這樣不分對象,不分事情地幫助別人往往會“毀”掉兩人的親密關系。 杜月笙曾說: 對于這種老好人而言,面子格外重要。 因此對于異性的請求往往不好意思拒絕,甚至會享受對方對自己的需要,以證明自己的價值感。 然而,時間長了,和異性因為這樣的你來我往,關系漸漸親近,自己的婚姻就容易攪得一團亂麻。 劇中的孫磊就是這樣一種“中央空調”的性格。 別人的妻子吳敏時間忙不過來,一個電話他就負責接送別人家的孩子; 吳敏想要開托管班,出了問題,一個電話即使自己正在上班也會早退去管別人家的事; 吳敏身體不舒服,叫他來幫忙,他自己工作差點因事故丟了,自己的老婆幫他去談判,他還在給別人的老婆熬紅糖水; …… 以至于吳敏丈夫直言:“管好你自己家的事!” 
心理學中有一個“登門檻效應”,也被大家稱之為“得寸進尺效應”。 一旦一個小要求被滿足,那么為了避免前后形象的不一致,再提更大一些,更逾矩一些的要求也很容易被滿足。 于是,就從幫點小忙,到最后事事都幫忙隨叫隨到。 時間長了,互相的生活相融,和異性之間走得就越來越親密了,甚至會超過和伴侶之間的親昵。 這就像是一場婚姻的凌遲,一點一點毀掉了本應幸福的婚姻。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說: 不懂得拒絕異性的不恰當的要求,不分事情地幫助異性,就是對自己伴侶的不負責。 分清主次,把自己的事放在第一位。 對于別人的請求,學會選擇性地拒絕,才能守護住婚姻,堅定地走下去。 ▽ 周國平曾說: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志,人際交往,要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婚姻,從來就是私密的,是兩個人之間的事。 拿捏不住分寸感,對異性抱怨伴侶,過度關心和依賴異性,不懂得拒絕異性都會讓我們的婚姻漸漸“失控”。 有界限地和異性相處,是對婚姻和伴侶的尊重; 沒底線地和異性交往,是對家庭和伴侶的辜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