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經常會在生活中聽到這樣的一個詞語:“人有三急”。雖然這是一個多義詞,但是最廣為流傳的“人有三急”通常被用作是一個俗語,指的是尿急、便急和屁急。 這些在排泄上面的問題被人們認為是最不能耽擱的緊急的事情。當然,在當今社會里這些“三急”都能很好解決,隨處可見的公共廁所、包容開放的現代思想,人們可以盡情地解決自己遇到的需求和問題。 然而這些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排泄問題,放到太空中卻并不那么美妙了,吃穿住行很容易解決,這“三急”卻困擾了科學家們很多年,尤其是最后一個“屁急”,就連現在航天員們都禁止隨意在太空中“放屁”。 “放屁”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放屁”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是每一個人類都會進行的正常生理行為,我們應該正視這個“生理現象”,而不要為了保持自己“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而不敢“放屁”。 屁是從人類身體里產生的廢氣,通常是我們所吃下的食物與人體內的消化液,比如唾液、胃液等等進行了混合后,再進入了腸道,被該處的一些細菌等分解形成的氣體。 因此,只要我們會吃東西,就一定會產生“屁”,只是由于肛門括約肌,這些廢氣需要不斷積累,直到達到一定的壓力才會被人釋放出來。 通常來說,一個正常人每天都需要進行至少5次到10次的“放屁”,總量大概為500毫升,成年男性的日常排出廢氣的數量大概是100毫升到2800毫升,如果一個人一整天都沒有“放屁”,那么此人的健康或許就出現了問題。 并且屁大概有70%的部分都是在人類吃飯的時候,將食物連同空氣一起吞進了胃中,吃飯越快的人,吞進的空氣就少,“放屁”的次數和量自然也就多了。 反之吃飯慢的人細嚼慢咽之下,唾液會與口中的食物混合,空氣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被不斷地“擠出去”,進入人體內的氣體也會減少很多。 為什么禁止航天員隨意“放屁”? 既然“放屁”是一件十分正常且日常必要的生理活動,那么為什么又要禁止航天員在太空中隨意地“放屁”呢? 我們應該都知道,航天員們在太空環境下基本都是處于近似于真空的狀態,也基本上只有極其少的重力,就連吃東西的時候稍不注意食物都會“越獄”飛到空中,曾經的航天員們甚至洗澡都只敢用被打濕了的布,以免水珠飄浮起來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宇航員清潔用品 也正是因為太空沒有空氣的存在,無法為人類提供生存必要的氧氣,而為了保證航天員們安全地在空間站中進行活動,太空艙一般都是密閉的空間,雖然也有能對艙內的空氣進行過濾和凈化的循環系統,但是這個過程是較為緩慢的。 也因此,如果正處在空間站中的航天員們,忽然憋不住放了一個屁,那么這一團廢氣將不會像是在地球一樣快速消散,而是慢慢向外擴散,包圍幾乎整個空間站,從而給航天員們的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 處于密閉環境中的宇航員 小小的一個屁,怎么會跟“威脅”扯上聯系呢?實際上這并非是危言聳聽,太空中的屁對于人類而言,有三大危害。 其一是屁的臭味。屁的味道其實是與人類的飲食掛鉤的,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屁的臭味主要是由吲哚、硫化氫等導致的,這些元素的含量越高,屁的味道也就更加惡臭。 通常來說,越喜歡吃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的人,比如肉類等,屁也就越臭,而經常食用淀粉含量較多的食物的人,雖然屁的數量要更多,但味道不臭。 除此之外,白蘿卜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能夠通腸氣,同時白蘿卜本身的成分也會導致氣味改變,若是生吃白蘿卜,就會使得屁含有一種“獨特”的臭味,也被叫做是“蘿卜屁”。 其他食用過多的洋蔥、大蒜、韭菜,或者是吃了大豆等豆類,“放屁”的屁味都會“不妙”。 在地球上,就算是不小心放了個臭氣熏天的屁,但隨著空氣的流動,這些味道會逐漸散去,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可是如果是航天員們在密閉的太空船放了屁,這些味道將會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存在于航天員們的周圍。 可想而知,在惡臭的環境下,航天員們根本無法全神貫注地進行太空任務,心理上也會產生不適,對于嗅覺靈敏的人來說更有可能會被“臭暈”。 并且這些吲哚、硫化氫等元素還具有毒素,人類若是長期吸入,還會出現一些病癥,在地球上不算什么,畢竟可以隨時前往醫院就醫,但這可是在太空中,航天員們肩負著重要的任務,被國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和科技送去了空間站。 一旦生病,他們只能在沒有充足藥物的太空中自救,隨后等待國家的救援,而這一次的太空行動基本上作廢,當然,航天員們的生命安全才是排在首位的。 其二是屁的反作用力。太空的失重環境下任何物體都幾乎沒有阻力,在沒有防護的作用下輕輕在太空艙跳一下,都可能直接蹦到艙頂。 由于太空環境下很容易出現肌肉萎縮等太空病,航天員們每天都要進行鍛煉,而為了不會一腳把跑步機踢飛,航天員們都需要用繩子把自己和跑步機固定在一起。 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小小的屁通過不同的方式從肛門中蹦出,極有可能會對航天員本身造成反作用力,將他推走,甚至若是航天員放得“太猛”,還會將自己給崩飛出去,如同在后面放了個推進器一樣。 這樣聽起來似乎很好玩,但是如果是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比如進行太空任務,或者前方有一些珍貴的儀器、設備等,一個屁可能就會導致任務失敗,嚴重的話甚至會對航天員的生命造成威脅。 其三是因為屁的爆炸性。事實上,上面的兩種危害都只是“小兒科”,最嚴重的其實還是屁本身的危險性。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和分析,人類的屁大致可以被分成兩大組成成分,一個是上面我們所說的將會導致屁變得“臭氣熏天”的元素,即吲哚、硫化氫等氣體混合物,這些大概占據了屁的總量的1%左右。 另外一個則是沒有味道的氣體混合物,占據了屁的99%含量,大概為氮氣、氫氣、甲烷、氧氣等等。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屁的成分里氫氣占了21%,甲烷占了7%,這些都屬于易燃氣體。 當屁在被放出來后沒有消散,屁中的氫氣和甲烷就會長期在密閉的空間里聚集在一起,很可能會由于濃度過高,從而在太空艙甚至是航天員的宇航服中發生爆炸。 這對于航天員們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必須要對此進行相關的防護。 如何避免“屁”的危害 為了防止“三急”之一屁給航天員們帶來沒有必要發生的危險,科研人員和航天員本身都做出了許多的努力。 中國部分宇航員 比如航天員們在正式進入太空之前,往往都會檢查身體情況,同時進行腸道清潔,利用科技的手段,用消毒凈化了的大概38℃水溫的水清潔腸道,防止排泄物在腸道沉積,也避免一些有害的菌群增加放屁的次數增加。 在航天員們進入太空后,他們的食物也是有著嚴格的管控的,類似于豆類、白蘿卜等會促進腸道排氣的食物是不會出現在航天員們的食譜上的,如淀粉等會增加廢氣導致屁量變多的食物雖然有,數量卻不多,避免對航天員造成影響。 但也不是說航天員就不能放屁,這畢竟是人類每天都必須要進行的生理活動,如同大小便一樣正常,提前清理腸道和控制飲食都只能是盡量減少屁的次數和數量,但無法讓他們不放屁。 當航天員們想要放屁的時候,就可以去往空間站的廁所解決,因為空間站的廁所為了防止失重狀態下排泄物會無法下落,反而飛到空中,從而具有十分強大的吸力,不管是排泄物還是屁這類氣體混合物,都可以被大力吸走。 航天領域發展至今其實也才不過60年左右,人們都是在摸索著前行,而因為太空距離地球實在是過于遙遠,為了保證航天員們的生命安全,他們每一個人都要經過非常嚴格的選拔,還需要經受各種訓練。 航天員們為了人類的航天事業所做出的努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原本在地球上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情,在太空中卻是關乎生命的重大事件。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記住人類歷史上的航天員們為了人類發展的巨大付出,不要忘了他們也是我們的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