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檸一夢 · 主播 | 墨語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 當我們唱罷一曲“數九歌”,眼見著大地悄然發生著變化:風兒漸漸柔軟了,吹拂得人心里癢癢的;草兒漸漸冒出了新芽,從冬的酣夢中醒來。萬物復蘇,四季又開始了新的輪回。 正月初四,我們迎來了壬寅虎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 “春為歲首,立,始建也。立春,春氣始而建立也。”自古就對它非常重視,我們的目光穿過歷史的塵埃,仿佛看到春秋時周天子率三公九卿到東郊祭祀迎春,浩浩蕩蕩的車馬,威武莊嚴的儀式,將立春的日子涂抹上一層莊重、神秘的色彩! 直到今日,一些地方仍會在立春日舉行各種祭祀土神、春神的活動等。 在古時,還有“鞭打春牛”的習俗。立春,又稱打春,就是從這兒來的。當然這里的“春牛”并不是真的牛,而是用土塑成的牛。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新一年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景。 “一年之際在于春”,春天正是播種的大好時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有了春夏的辛勤耕耘,才會有秋天時的累累收獲! 最有趣的當屬古時的“報春活動”。立春時節,有專人敲鑼打鼓,唱著迎春贊詞,挨家挨戶地送春牛圖。春牛圖上一般是農民牽牛耕地的畫面,這也算是一種勸耕方式。民間還有貼宜春帖、掛春幡等活動。 雖說現代社會,這樣的場景已很少見了,但是“立春”這一節氣,依然在人們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白晝長了,太陽暖了,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宅在室內的人們也都不約而同走出家門,街上的行人明顯見多。去公園里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舒展下僵硬的筋骨;賞賞迎春花吐蕊綻放的那一瞬燦爛,聽聽鳥兒吱吱喳喳的歡叫,感受這久違的春意盎然的天地! 再過些日子,還可以換上輕盈的風衣,去郊外踏青。勝日尋芳,眼中是無邊光景,身心是萬分愉悅。難怪詩人吟誦道:“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立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烙春餅或是做春卷,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赴春天的盛宴。餅里可以卷上各種喜歡的菜肴,一口春意唇齒間,祝愿我們的日子,也如春天一般,充滿勃勃生機。 大街小巷的春餅店更是人滿為患,“咬春”的習俗已成為春天的一種儀式,它們帶著春的氣息,伴我們投入春的懷抱。 立春日,也可去品嘗一下山野間的鮮嫩植物,野蒜也好、春韭也罷,不拘是什么,都會帶來滿口清香,盤中盛的不僅是菜蔬,更是滿滿的春意! 或是邀上三五知己好友,相聚一處,杯盞交錯,品一杯清茶,滌蕩漫長冬日里郁積的沉悶,帶來格外鮮爽怡人的新氣象!那芬芳爽口的茶香,不僅傳遞著如沐春風般的友情,還可以提神醒腦、消除春困的睡意。 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也寫下不少立春的詩篇,其中有一首詩曰:“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從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即便如今我們仍處在疫情影響之下,但嚴冬已逝,節氣已立春!相信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我們終將送走疫情寒冬,迎來春暖花開、健康平安! 春夏秋冬,循環往復,古往今來,道盡滄桑。但唯有祝福始終在心間,祈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四季吉祥,虎年如意!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