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正是因為做了不同的選擇和行為,才導致每個個體的生活千差萬別,那么是什么導致每個人的行為都不一致呢? 是認知,認知就是你應對身邊環境的思維模式,以及在這個思維模式指導下所采取的行動。 那我們來看看根據國外心理學大師理查德班得勒創造的NLP模型,分析一下你現在在第幾層? ![]() 第一層:我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以頭條創作為例,可能很多人開始寫了幾天之后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這個過程的確很痛苦,因為萬事開頭難,放棄之后覺得:“不是我的問題,是頭條這個平臺太難了,創作的人太多,看官年紀都偏大,我覺得是平臺和讀者不行,沒有伯樂的眼光,我不玩了”。 ![]() 第二層:是我不夠努力你看別人能掙到錢的,一定是起早貪黑努力堅持的,一定是我還不夠努力,不是有句俗話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于是你可能不斷的開新號,一個號廢了就繼續開一個,孜孜不倦的給自己加油打氣。 ![]() 第三層:應該是我的能力有問題恭喜你,一般能看到這里,說明你已經符合第三層認知了,一般認知到這個層次的人,下一步的行為就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報課,或者找免費的資料自己學習一些寫作技巧平臺規則等等,這類人一般面對困難時有較好的心態,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沒有路也可以創造路,如果在這一層你能繼續有所突破,那么你將進入人數非常少的第四層。 ![]() 第四層:我是誰/我想要什么能夠來到這一層的人非常少,可以說是絕對的精英人群,大家平時刷頭條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一些頭部的創作者,財經/娛樂/情感,粉絲十幾萬打底,內容精美垂直,沒有家長里短,不拖泥帶水,條條都是干貨,這種一般是對自己的定位絕對精準,并且有非常豐富的從業經驗轉行做自媒體的人,他們不會隨波逐流,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能成就自己的價值,能不斷的高效學習且高頻輸出,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絕大部分人一生也很難企及這個高度。 ![]() 第五層:利他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說我想掙錢,我要做兼職,我要找一個輕松還掙錢多的兼職,順序反了,你得先問自己,你能給別人帶來什么價值? 如果說打一份工不需要太強的利他思維,那成就一個基業長青的商業帝國,本質是需要利他思維的,你能給更多的人帶來更大的價值,那么賺錢和收入都只是附加品而已。 喬布斯:通過科技改變世界 馬云: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張小龍:讓有價值的人創造價值 今日頭條:讓更多人看見更大的世界 ![]() 以上就是窮人到富人的五個思維認知層次,如果有一天你的認知到了,我相信你的財富就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