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猛將如云,為何陳毅能當軍長?五大優(yōu)勢無人能比 ![]() 陳毅和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 陳毅和粟裕恐怕是我軍歷史上最佳組合之一,和朱毛組合、劉鄧組合一樣出色。 解放戰(zhàn)爭中,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決定山東野戰(zhàn)軍和華中野戰(zhàn)軍合并為華東野戰(zhàn)軍的時候,充分考慮到陳毅和粟裕的共存共榮問題,因此才做出決定,由陳毅總負責,而粟裕專門負責軍事。 這是一個非常睿智的決定,可以充分發(fā)揮陳毅資格老、噸位足、能坐鎮(zhèn)、有威望、會協(xié)調(diào)的優(yōu)勢,而在陳毅負總責的前提下,讓軍事天才粟裕專管打仗,兩人的組織可謂珠聯(lián)璧合。事實上也是,華東野戰(zhàn)軍縱橫四海,威震天下,是四大野戰(zhàn)軍出名的厲害角色。 ![]() 粟裕和陳毅 雖說陳毅的軍事才能比起粟裕略遜一籌,但他的打仗能力是不弱的,從南昌起義協(xié)助朱德保存800人的火種,到井岡山“創(chuàng)業(yè)元老”,到南方八省游擊戰(zhàn)的代表,再到新四軍和山東野戰(zhàn)軍的最高軍事主官,沒有軍事能力是不可能的。 只是陳毅身邊的粟裕軍事能力太突出了,才顯得陳毅的軍事才能似乎差了點。事實上,陳毅在人民武裝歷次的奮斗史上,多次扮演扭轉乾坤的角色,所做的巨大貢獻遠非一般人想象。從綜合軍事貢獻的角度,陳毅的歷史地位又在粟裕之上。 在陳毅數(shù)不清的歷史功績中,危難之際力挽狂瀾重建新四軍軍部,應該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了。 ![]() 毛澤東為陳毅授勛 眾所周知,新四軍是由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的,而陳毅,就是紅軍游擊隊的代表人物。在中央紅軍主力踏上長征路的時候,陳毅因為重傷無法隨隊前行,因此被留下來打游擊。留在蘇區(qū)所有的領導人中,陳毅在懂軍事的領導人中,職位最高。 紅軍游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時,葉挺成為國共雙方都能接受的人物成為新四軍首任軍長,而陳毅則成為新四軍骨干將領,擔任第1支隊司令員。 但陳毅在新四軍內(nèi)的職務并不算太突出,只是4個支隊司令員之一,另外3人分別是張鼎丞、張云逸和高敬亭。 ![]() 陳毅 突如其來的”皖南事變“對新四軍而言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主力部隊有9000人被國民黨重兵包圍,軍長葉挺去和國民黨談判時遭非法扣押,副政委兼項英犧牲,副參謀長周子昆犧牲,政治部主任袁國平自殺……部隊傷亡極大。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時刻,陳毅挺身而出,他和中央派來的劉少奇緊密合作,重建新四軍軍部,改編和整合江北新四軍和八路軍部隊,揭露國民黨制造反共摩擦的真相,最終挫敗蔣介石第二次反共高潮,使新四軍獲得了新生。 可能很多軍事愛好者不是很清楚,為什么陳毅都沒有進入新四軍第一屆領導班子,只是擔任支隊司令員,為何“皖南事變”后他就臨危受命,成為新四軍代軍長?為什么同是支隊司令員的張云逸和張鼎丞就沒有這個機會,要知道,陳毅的職務不算最高,而張云逸和張鼎丞的職務就不低于他,資格也不算最老,至少張云逸的革命資歷也要強過他。 ![]() 毛澤東和陳毅在天安門城樓上 毛澤東和中央讓陳毅擔任新四軍新一任軍事主官,肯定是做過全盤考慮的,陳毅無論是在戰(zhàn)略還是戰(zhàn)術,無論是資格還是職務,無論是威望還是能力,其綜合得分遠優(yōu)于其他將領。其實,陳毅出任新四軍代軍長,是最優(yōu)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為什么這樣說呢?下面, 就讓我們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說明論述。如果你看完這5項理由,對陳毅就任新四軍代軍長就沒有任何異議了。 ![]() 賀龍、陳毅、周恩來和陶鑄 第1,陳毅在新四軍中有著巨大的聲望和影響力。陳毅是老資格的革命家,南昌起義時他就做過極為特殊的貢獻,正是他和朱德對士氣低迷的起義部隊做出改編,經(jīng)湘南起義后,把800名起義軍帶上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師,保存了極為珍貴的革命火種。如果不是陳毅和朱德,南昌起義就可能徹底失敗了。 井岡山時代,陳毅是“三巨頭”之一,和毛澤東、朱德并駕齊驅。一度擔任紅4軍前委書記,成為毛澤東和朱德的上級——這一經(jīng)歷是新四軍中任何人無比比擬的。 紅軍時代,陳毅是西方軍總指揮和江西軍區(qū)總指揮,是正軍團級高級將領,和彭德懷、林彪等紅軍虎將職級相同。在軍中的聲望和影響力極大,是出任新四軍代軍長的最佳人選。 ![]() 周恩來、陳毅和宋慶齡 第2,陳毅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極為突出。陳毅的綜合能力在后來的十大元帥中是極為突出的,他善于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能爭取和利用各種資源,和什么樣的人都能相處融洽。舉一個最恰當?shù)睦樱麕缀跏屈h內(nèi)唯一一位同時和毛澤東、周恩來兩位性格迥異的最高領袖保持著極好私交的領導人,要知道,毛澤東最大的特點就是對黨外民主人士極為尊敬,樂于和他們交朋友,但在黨內(nèi)則更多講究公事公辦。 在新四軍中,陳毅和任何將領都保持著良好的交情,協(xié)調(diào)能力在這里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重生的新四軍面臨復雜的軍事局勢,多變的政治氣候,內(nèi)部又需要協(xié)調(diào)新四軍舊部和新加入的八路軍體系,如果沒有一個像陳毅這樣協(xié)調(diào)能力極為突出的人來領導,將來恐怕會舉步維艱。新融入新四軍體系的原八路軍高級將領黃克誠就這樣說過:“陳老總您是我井岡山的老領導,我黃瞎子敢不聽您的嗎?” 事實上也是,陳毅成為代軍長之后,迅速理順各方面的關系,新四軍從此進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 ![]() 張茜、陳毅、周恩來和鄧穎超 第3,“皖南事變”中新四軍的高層損失極大,陳毅成為眾望所歸的重建者。毫不夸張地說,“皖南事變”對新四軍來說是一場災難,高層領導人幸存下來的人很少:葉挺被扣押(失去自由整整5年),副軍長兼政委項英和副參謀長周子昆被叛徒打死,政治部主任袁國平自殺殉國! 新四軍的首腦人物幾乎一夜之間消失,陳毅的重要性馬上隨之凸顯出來。 陳毅是南方紅軍游擊隊的代表人物,在新四軍中有著普遍的代表性;無論是代表中央的周恩來,還是新四軍的項英和葉挺,都對陳毅的意見十分看重。在項英和葉挺雙雙缺位的情況下,陳毅成為重建新四軍的不二人選! ![]() 陳毅和毛澤東 第4,具備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眼光,和中央軍委高度一致。作為杰出的戰(zhàn)略家,陳毅對時局有著驚人的準確判斷。 根據(jù)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周恩來和劉少奇等人確定的發(fā)展戰(zhàn)略,新四軍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向應該是華中而非皖南,陳毅在這一點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皖南事變”之前,中央已經(jīng)從各方面感知到新四軍面臨的危險,在這個問題上,陳毅的態(tài)度和中央不謀而合,他和粟裕本來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的正副指揮,在北上問題上和中央配合默契,立即向北挺進。正是由于陳毅正確的戰(zhàn)略眼光,江北局面迅速打開,陳毅所部也順利和黃克誠的八路軍所部順利會師。 正因為在經(jīng)營江北的問題上陳毅站到了正確的戰(zhàn)略高度,和中央保持一致,因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才會放心地把新四軍交給他,因為他們知道在陳毅的領導下新四軍的大方向是絕對正確的。 ![]() 陳毅 第5,除了支隊司令員,陳毅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職務: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中,最高決策機構是中央軍委新四軍軍分會,軍分會正副書記分別是項英和陳毅! 因此,盡管陳毅是第1支隊司令員,資格也不見得比張云逸這些老革命更老,但軍分會副書記身份卻至關重要,作為“皖南事變”后葉挺和項英都無法行使職權的時候,陳毅成為新四軍新任當家人的不二人選。 這個特殊職位其實可以看做是陳毅在南方打游擊職務的繼續(xù):中央紅軍主力長征走后,留下陳毅等人堅持蘇區(qū)游擊戰(zhàn)爭,陳毅的職務是中共中央蘇區(qū)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 ![]() 彭德懷、朱德、葉劍英、聶榮臻和陳毅 事實證明:讓陳毅當新四軍軍長是正確的選擇。“皖南事變”非但沒有打垮新四軍,反而在陳毅和劉少奇的領導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新四軍在江北發(fā)展迅猛,經(jīng)過改編后的新四軍,共計7個師外加一個旅,共有9萬多人,成為對敵戰(zhàn)場上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抗日鐵軍。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陳毅“轉正”,擔任新四軍軍長,不久,新四軍北上山東,一部分在黃克誠的帶領下進入東北,成為東北野戰(zhàn)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留在山東軍區(qū),成為山東野戰(zhàn)軍的主力。 1947年初,山東野戰(zhàn)軍和華中野戰(zhàn)軍合并為華東野戰(zhàn)軍,由陳毅和粟裕分別擔任正副司令員,面對徐蚌強敵,華野在陳粟裕的領導下很快迎來了大爆發(fā),開始了兩人最高光的時刻! ![]() 周恩來和新四軍主要領導人項英、陳毅、粟裕和鄧子恢等人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