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了電影《水門橋》,我的評價相當不錯。 在我們的印象里,日本鬼子的殘暴是深入人心的,無論是在教科書里還是在影視劇里,都有大量的細節敘述和宏觀展示。 所以無論黃發還是垂髫,絕大多數國人對十四年抗戰都有很深刻的歷史記憶。大家都知道日本鬼子是法西斯,滅絕人性。他們燒殺搶掠,他們放毒氣,他們搞細菌戰,他們搞人體實驗,他們虐殺俘虜。 但這些事,美國人在朝鮮戰場上都做過,卻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的歷史書對此也一筆帶過,影視劇也很少涉及。大家還以為美國為首的聯合軍是所謂的“文明”之師。 實際上他們在朝鮮戰場上的殘暴,較日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長津湖系列電影,恰好能讓我們看到這樣一些殘暴的場面。 也能讓大家知道,美國人,也欠下我們樁樁血債。 這樣的電影在網上被關注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了解這樣一段悲壯的歷史。當我們因為電影去翻閱史料才會發現,電影中展現的英雄形象,在真實的戰場上遍地都是。 正因為志愿軍的個人主觀能動性的極限發揮,才能在只能吃凍土豆喝雪水的條件下把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人打疼打怕,打到幾十年后還心有余悸。 現在很多人在黑抗美援朝。但是這些人不想一想,為什么志愿軍敢于在國門之外跟敵人作殊死搏斗?他們真的不要命嗎?他們真的不怕死嗎? 并不是。他們敢這么做,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人們,知道什么叫國破家亡,什么叫流離失所,什么叫任人宰割,他們嘗遍了國家衰亡,朝不保夕的悲慘,所以深深懂得“戰起來”有多不容易。 如果他們不在朝鮮戰場上拼命,他們身后的那個新生的中國就會再倒下去,他們家鄉的炊煙又會變成硝煙,他們的父母妻兒又將顛沛流離。他們是用自己的死,換取親人家國的生。 在網上,很多人都在說中國國運昌盛,每到危急時刻總能逢兇化吉。 其實,哪有什么國運,有的只是中國人為了自己的前途命運能被自己掌握而不屈不撓地抗爭,流血,犧牲。有這樣的國人,才有這樣的國運。 直到現在,美國依然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存在,當你軟弱了,它一定會對你敲骨吸髓。 而抗美援朝精神,恰似新中國的鈣片,讓中國的骨頭成長得無比堅硬。如果說解放戰爭是建國之戰,我們站起來了;那么抗美援朝就是立國之戰,我們站穩了。從此以后,國家無論遇到什么事,總能在這場戰爭中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長津湖水門橋這樣的電影,剛好是對70多年前的這場戰爭的記憶喚醒。它提醒人們,剛建國的時候那種窘困之下都沒跪,今天更不可能。 單純從觀影體驗來看,我覺得長津湖系列電影也挺好,塑造的人物形象很鮮明,故事講得也流暢,細節處理更加可圈可點。盡管中間有些情節從軍事角度來看有瑕疵,但整體堪稱優秀。 網上關于這部電影的解讀和評價也有很多,但我更建議看完電影再去看這些東西。本來今天還準備拿《水門橋》和1961年的老電影《奇襲》做對比分析的,因為前者的故事主題是志愿軍炸水門橋阻敵退路;后者是志愿軍炸康平橋阻敵退路。但限于篇幅和時間,以后有機會再說。 總之水門橋是部好電影,我在豆瓣給了5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