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漢”吐個槽 詞典種類繁多, 令人眼花繚亂 《現代漢語詞典》隔幾年就要修訂,這就逼著語文老師和語文學習者不斷掏腰包,當然,這部必備工具書絕對物有所值,《現漢》(第7版)標價109元,真心不貴。 不過,詞典要買正版,千萬別被“魚目”混了“珠”。 購買正版《現漢》,似乎并非難事,不過,當菌子老師(讀寫菌ID:zxsduxie)站在書城工具書展臺前,就被眼前封面、題目都有點相似的詞典弄得眼花繚亂,擦了擦眼鏡,才找到了商務印書館的正版。 如果是一位對詞典不熟悉的人,或者眼鏡恰好沒擦拭,一不小心就會買了山寨版。 在現場,就有位奶奶帶了孫子來買《新華字典》,不清楚到底買哪本好,看我戴著眼鏡,像個“文化人”,就托我挑了一本。 可是,你能保證次次都遇上我這樣好心又有水平的非著名語文教師嗎? 以前曾經吐槽過外國名著的譯本,五花八門,魚龍混雜,沒想到詞典也一樣。 最有意思的是商務印書館,除了不斷推出新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逼著我們掏腰包之外,還出了一套“實用版”,封面上,“實用版”三個字印得很模糊,出版社則為“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看名頭比“商務印書館”還大。 假如一個孩子來買詞典,語文老師囑咐只買“商務印書館”的版本,按圖索“館”,恐怕也可能買錯。 這兩部詞典有何區別? 菌子老師對“空穴來風”這一詞條作了比對,發現二者確實“有區別”,編者進行過難度不大的“洗稿”運動: 這是“第7版”的解釋: 這是“實用版”的解釋: “才有風進來”改成“才進風”, “語出《風賦》”改成“語見《風賦》”, “多用來指”改成“多指”。 其它詞條也大致如此,原來,“洗稿”的并不僅僅是自媒體! 我們有理由質問: 既然兩個版本大同小異,那么,有沒有必要再做一個“實用版”?實用版的讀者定位是什么?“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是家什么樣的公司?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發現這兩處表述有錯誤 在第七版《現漢》中,對“圖騰”這個詞條,做了如下解釋: 這里的“動物或自然物”能否并列呢?“動物”是否也是“自然物”的一種呢? 菌子老師不敢妄下斷語,只好讓《現漢》自己說話。我們又查到“自然物”詞條: 顯然,“禽獸”“蟲魚”都是動物,“動物”與“自然物”確實之間有包含關系,不管有沒有“經過人類加工”,“圖騰”詞條應改為“某種動物或其它自然物”。 另外,在《現漢》扉頁,有這樣一段話: 這里的“先哲”,如果解釋為“對已經去世的有才德的人的尊稱”,那么這句話說的很恰切。 可是,我們常把“先哲”解作“對已經去世的哲人(思想家)的尊稱”,這樣的話,用之稱呼呂叔湘和丁聲樹兩位先生則不夠恰當。雖然二人都是“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但其研究的主要領域并非哲學思想。 到底是否恰當,還要看《現漢》自己對“先哲”的解釋: 顯然,說呂叔湘先生、丁聲樹先生是“兩位有才德的思想家”并不合適,他們應該是“兩位有才德的語言學家”,在詞典的獻辭中,最好尊稱他們為“先賢”: 這雖然有點吹毛求疵,但《現漢》是何等權威的工具書,其中的表述必須咬文嚼字。 “先哲”與“先賢”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在2010年的祭孔大典上,就有如下祭文:
這里將“先哲”“先賢”并列,顯然作者關注到了二者的區別。 修訂這兩個成語, 真有點莫名其妙 “駭人聽聞”和“聳人聽聞”兩個詞語,曾經是中考、高考必須區分的一對“雙胞胎詞語”。二者都有“事情聽了使人震驚”的意思。 不同的是,“駭人聽聞”所指的內容是客觀現實,“聳人聽聞”所指的內容是被人刻意夸大、有意編造的。如:
這兩個詞語,使得漢語的表述十分精確。但從第6版《現漢》開始,就將“聳人聽聞”的解釋改了,兩個詞語在表達“社會上發生的壞事”方面,已經沒有了區別,下面是最新的解釋: 按照過去的說法,“聳人聽聞”的兩個例句,第1個是正確的,第2個則應該改為“駭人聽聞”。 菌子老師對此處改動頗不以為然。雖然語言應該按照使用習慣作出調整,但也不能因為部分人用錯了,就調整某個詞語的意思,損傷漢語表達的精確性。 服裝可以跟風,語言卻不能總是“追趕潮流”,不能無底線地迎合大眾的使用習慣。 很多“高考狗”頭懸梁,錐刺股,好不容易記住了詞語的正確用法,沒想到升入大學后一查詞典,自己當年認為錯的成了對的,認為對的成了錯的,你讓他們情何以堪! 更值得玩味的是,“聳人聽聞”詞條,在第6版就做了修訂,如今在新華書店,第6版《現漢》早已下架,暢銷的是第7版和那本莫名其妙的“實用版”。在“實用版”中,“聳人聽聞”的解釋仍然沒有更新,保留著第5版的解釋。 這是我對“實用版”唯一贊賞的一處: 這三個詞語做了修訂, 中學生要特別關注 《現漢》第7版修訂了不少詞條,需要中學語文教師和同學關注的有3個成語,其解釋發生了重要變化: 一是“良莠不齊”。 第6版解釋為“好人壞人都有”,按這個解釋,下面句子中的用法是不對的:
第7版“良莠不齊”解釋修訂如下: “好人壞人”變成了“好的壞的”,這樣,上面兩個例句,是不是都用對了呢? 二是“上行下效”。 第6版的解釋有“多指不好的事”的說法, 第7版則刪掉了這一注解,即“可以指好事,也可以指壞事”還特別加了一個例句: 這個例句曾經是過去的高考模擬題,當時是錯誤選項,如今成正確的了。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三是“薪火相傳”。 第6版說“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地繼承下去”, 第7版改為“比喻師生傳授,學問和技藝一代代地繼承下去。也比喻種族、文化等代代相傳”。 這就擴大了“薪火相傳”的使用范圍,這樣改動,更符合實際情況。
第6版修訂的成語, 也要多加關注 第6版也曾對不少詞語作出修訂,其中有些中考高考中經常出現的詞語,我們也順便來復習一下。 后面所附圖片,是第7版中的最新解釋。因為第6版已修訂多年,不再附上第5版的解釋,以免混淆。 1.感同身受(注意“現多指”) 2.美輪美奐(注意“也形容”) 3.空穴來風(注意“現多用來指”) 4.對簿公堂(注意“后來指”) 今天就寫到這兒,順便祈禱第8版,少做幾處修訂,多增一些新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