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 【原文】 吳茱萸(一錢)川黃連(六錢) 【主治】 1、病左脅痛,嘔酸苦者,肝火也。以金平木,清火生金。 【應用集錦】 1、心中疼熱、燒心 (1)左金丸(黃連6,吳茱萸1的比例):舌苔膩,常伴有胃熱,在胃里燒心。 (2)百合烏藥湯(百合3、烏藥1的比例):也治胃疼。 (3)溫病晚期,可以見到心中疼熱,要吃冰棍,預后通常不好。 2、左脅痛、及嘔酸苦者,肝火也。左金丸:吳茱萸(一錢)川黃連(六錢)。 【名家論述】 1、左金丸《證因方》 藥方:黃連酒炒、吳萸鹽水炒,薑湯法丸。 主治:治肝熱,左脇疼,欬嗽等證。 說明:經脈循行,左升右降,藥用苦辛肅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吳茱萸入肝散氣,降下甚捷。川黃連苦燥胃中之濕,寒勝胃中之熱。臟惡熱而用熱,腑惡寒而用寒,是謂反治,乃損其氣以泄降之,七損之法也。當知可以治實不可以治虛,若勿論虛實而用之則誤矣。胡天錫曰:「此瀉肝火之正劑。肝之治有數種,水衰而木無以生,地黃丸癸,乙同源是也。土衰而木無以植,參苓甘草散,緩肝培土是也。本經血虛有火,用逍遙散清火;血虛無水,用歸脾湯養陰。至于補火之法亦下同乎腎,而瀉火之治則上類乎心。左金丸獨用黃連為君,從實則瀉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茱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并以辛溫開其鬱結,懲其捍格,故以為佐。然必木氣實而土不虛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本從左而制從金也。」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