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味淑屋原創文章 — 以前的TA,是一個很在乎別人看法的人,對自己不自信,做很多事情,都擔心別人不認可,也擔心自己做不好。 誰沒有不自信的時候?誰沒有擔心別人的看法的時候? 只是,你會發現,有的人擔心的時間比較長,有的人擔心的時間比較短。 如果你能夠把“擔心別人怎么看你”的這個時間縮短,你會發現,人生真的大不同。 昨天有位伙伴跟我私信說,自己似乎剛剛有點活明白。 我特別要恭喜她,因為能夠說出自己“活明白”的,一定是經歷了點什么,也一定是想通了點什么。 這次海南休假,20天的時間,其實想來,還是不夠用。 回到北京的時候,先生跟我說,你就在海南住著得了。 哈哈哈,雖是玩笑話,但是我知道,海南適合我居住,我很喜歡我的家鄉,但是,我的第二故鄉北京,我還是要回來的,因為這里是我真正奮斗的地方。 或許,等到我年老時,回到家鄉找個春暖花開,面朝大海的地方蓋上一棟樓,然后每天踩踩沙灘,也是極好。 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先不著急。 還是回到當下,把當下活好,那才是更重要的。 早上起來,從南方回到北方,多少身子有些不適應,嗓子還是不太舒服。但這個過程,自己完全去接納了。 這是身體發出來的信號,它確實不太適應北方干燥的天氣,那就慢慢來吧,不要強求它立即就變好。 無論是想法,還是自己對待自己的一些看法,我發現,經受歲月的洗禮后看得更清醒,這種感覺還是棒極了。 說人話,就是看得更開了。 (1)關注你能改變的,改變你能影響的,其他的,交給時間 每次回到家里,我第一時間都是先把家里打掃干凈。 從我記事起到現在,這已經養成了習慣。 這次春節,加上母親身體不太好,特別心疼她,我能做的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家里的大部分家務活,只要我力所能及的,都會去做。 最有成就感之一的事情是,把母親的房間重新進行了整理,把舊床搬了出去,把之前雜亂堆放的很多衣服,都進行了分類整理,添置了個新柜子,整個房間騰出很多空間來,頓時也清爽了許多。 這,其實是件小事。 我相信很多在城里打拼多年回去的年輕人,都會這樣去幫助家里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從小事做起,慢慢的,很多大事,我們也就承擔了。 (2)順其自然,讓事情自然而然去發生 回到家鄉,慢下來去感受周圍的一切,這是自己給自己定下的一個“原則”。 所以,手機朋友圈會很少更新,因為我要么是在干活兒,要么就是在見人、買東西的路上,要么就是在黃皮樹下聽鳥叫。 閨女這次回到海南,到了姥姥家里看到了小姨,就立馬拉著對方的手,說晚上要一起睡,當然,她們很快達成共識。那就讓她去吧,哈哈,這才是發小的感覺。 兒子去到場部,發現這里的東西要比北京那邊(他小小的世界里的玩具和好吃的好玩的)的豐富許多,自己每天都好興奮。 加上村子里孩子比較多,最開始看到老二來,很新鮮,每天早上早早孩子還沒起床,就已經有孩子在家門口等著。 哈哈,要一起分享老二買回來的美食或者玩具。這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挺好。 海南到了冬季,要么是陽光燦爛,要么就是陰雨綿綿。 陽光燦爛的時候,我們就趕緊走出去,比如購物,比如出去玩耍,出去逛街。 很多事情沒有刻意去做,比如想到什么了,或者前兩天說好了要去做的事情,就會選擇合適的時間出去。很多事情也就很自然地發生。 一切的一切,其實能夠靜下來去感受,自己的每一次呼吸,自己的每一次選擇,自己的每一次看見,你就會格外珍惜。 當你能夠在很多事情上順其自然地發生的時候,你會發現,怎么你的世界如此美好,你恨不得把這發生的所有一切都定格在那里。 你會看到,原來你的世界沒有所謂的好與壞,關鍵就在于你如何看待這件事,你的視角變了,你的世界就變了。 (3)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無論在哪里,這句話都不會過時。 這次回去,對父親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們家里有一個現象,每天家里都會來人,不管是路過的,還是來玩的,來侃大山的。 有點像是村子里的中轉站,別人沒事的時候來溜達一下,看看有沒有人玩,或者,想抽水煙了,就來坐一下,吸一口父親的水煙,就回去了。 我們回去后,基本上從早上到晚上,都會有不同的人過來。 到了午飯或者晚飯時間,別人在邊上玩,我們也會叫來吃飯,人家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就真的留下來吃飯了。 那天,和弟弟說起了這件事,我說現在一家人自己吃飯好像成為了奢望,每次想自家人自己吃,總是有人來蹭飯吃。 弟弟說,他自己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過,弟弟又從另一個視角跟我分享這件事。 他說:“姐,你別看這些人經常沒事來咱們家,在咱們村子里,算是獨一份吧。雖然有些人就是來吃頓飯的,但是家里有事需要幫忙的時候,人家二話不說,都會幫忙。另外,你沒發現嗎?咱爸從來沒有仇人,經常還會有人請他去喝酒。 因為他平時也是這么做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會立刻給他的朋友打電話,叫過來吃酒。雖然有些人是十幾年父親都叫來喝酒,但是父親從來沒有去過他家里一次。 總之,父親沒有仇人,不招人恨,他記得別人,別人也記得他,這不挺好的嗎?你看,有時候家里沒人,家里小院子照樣有人呆著,換個角度說,有人幫忙看家,也挺好的。” 弟弟這么說,我總算是釋然了。雖說一家人自己吃起來比較清凈,但是每次多一兩雙筷子,習慣了也就習慣了。 臨近大年三十,父親接到電話說要去幫忙殺豬。他以前是干這個的,自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趕上那兩天儋州下毛毛雨,冬季下起毛毛雨,還要騎電車,是很冷的。但是父親答應別人的事,就會全力以赴去做,從來都是那樣的。 有時候母親說,自己家里的事情沒有那么賣力,但是人家的事情,他必定是赴湯蹈火都要去幫忙。 而今,也漸漸理解了父親,理解他做事的方式。 父親沒有偉岸的身軀,但是父親在我心里,隨著歲月的洗禮,越發覺得父親更加高大了。 謝謝父親給我上了這么重要的一課: 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 每天太陽升起,新的一天就已經到來。 太陽每天默默地做著它要做的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它沒有告訴別人,它有多熱情,它有多溫暖,但是,地球人都知道。 你看,自然已經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我們不需要太在意別人怎么想,也不要太在意別人怎么評價,這些都不是我們去過分關注的。 我們要做的,始終是回到自己身上,你覺得怎么舒服就怎么做,你覺得自己怎么開心怎么來,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敢比會更重要》 作者:符景淑 文章來源 | 三味淑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