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經方常見疾病治癥:胃部灼熱
【辯證治則】
1、吳仁軍治療膽汁返流經驗:
基本方:旋復花15g(布包)、代赭石20g(先煎)、法半夏10g、黨參10g、生姜6g、甘草6G、大棗4枚
肝胃不和型
胃脘脹痛,痛連兩脅,頻繁噯氣,口苦納少,每因情志因素諸癥加重,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減黨參,加柴胡、枳殼各10g
肝胃郁熱型
胃脘灼熱脹痛,嘈雜反酸,兩脅脹滿,心煩易怒,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脈弦數
減黨參、生姜、大棗,加黃連6g、蒲公英15g
脾胃虛寒型
胃痛隱隱,喜溫喜按,泛吐清水,困倦乏力,手足不溫,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加黃芪15g、桂枝9g、干姜6g
胃陰不足型
胃脘隱隱灼痛,嘈雜納少,咽干口燥,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細數。
減黨參、生姜,加石斛、白芍各10g
兼反酸
加烏賊骨15g、象貝母12g
糜爛出血
加三七6g、白芨10g
2、膽汁返流性胃炎,胸骨后燒灼感、胃部灼痛:柴胡12克,旋復花15克,黃芩9克,白芍15克,枳殼12克,黃連9克,吳茱萸3克,蒲公英30克,浙貝母12克,郁金15克。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消化系統』胃痛怎么緩解 9個治療胃痛的中藥配方
『消化系統』胃痛怎么緩解 9個治療胃痛的中藥配方。【主治】寒實型胃痛,癥見胃脘暴痛,痛勢較劇,得溫則舒,泛吐清水,纏綿不已,苔白...
中醫中藥溫胃散寒,行氣止痛法
中醫中藥溫胃散寒,行氣止痛法。若胃冷痛,腹肌痙攣甚于胃寒痛,脈沉遲而微,手足涼,苔白者,則用大建中湯治之。又若內傷生冷,外感風寒,胃脘作痛,脈緊苔白者,則用五積散發表溫里,順氣消痰,調氣...
治療胃糜爛中藥方劑 4個配方值得收藏
胃糜爛是胃病的一種類型,也是很常見的,成年人比較容易患這種疾病,大部分人都是因為不注意飲食才患上這種疾病,也有些是受到西藥刺激導致,如消炎藥、止痛藥等都會傷害胃,得了這種病的人在飯后都有...
王四進老師經方中醫講堂(30)
傷寒論少陽篇就小柴胡湯一個方子,用到柴胡、黃芩、旱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棗和黨參。甲木順降相火一定不要傷到胃氣,小柴胡湯里面的旱半夏是右降的藥,半夏當生夏之半,到夏天一半的時候才開始生長...
215.心 下 痞
可用半夏瀉心湯化痰消痞。生姜瀉心湯 生姜12克 炙甘草9克 人參9克 干姜3克 黃芩9克 半夏12克 黃連3克 紅棗12枚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生姜12g 甘草9g 黃連3g 人參9g 黃芩9g 干姜...
張仲景是怎樣治療“痞證”的?痞證又該怎樣鑒別?
《傷寒論》中心下痞兼表證者常用附子瀉心湯主之。心下痞滿兼煩渴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兼嘔而腸鳴下利者用半夏瀉心湯。心下痞硬與心下痞...
癌癥的中草藥治療---胃癌晚期案
其親戚在廈門工作,恰好聽人說我會治病,前來詢問,說胃癌可治否,答很難說,她說其親戚在福州某醫診斷為胃癌晚期,醫生對其子說病人年齡這么大,治療無益,還是回到鄉下省點費用。一,問病人近來的飲...
經方在胃脘痛治療中的應用
1、若胃氣不虛,去黨參、大棗、炙草;3、胃虛者,改生姜為干姜,加丁香以溫胃降逆;逆之則病,故臨證治療胃腑病當以溫通消補、和降為順,此法在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以“腹中痛”、“心下痞滿”、...
泛酸 反胃 治療介紹
泛酸 反胃 治療介紹。半夏厚樸湯組成:姜半夏6~12克,厚樸10~18克,蘇梗10克,茯苓15~30克,生姜兩片。● 慢性胃炎伴有泛酸、嘔惡者,半夏瀉心湯加吳茱萸或肉桂治療。● 胃泛酸,胃脘隱痛,消化性潰...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