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偶像練習生》的男女團大熱開始,到今年在圈內已然成為風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出道與成團似乎成為了每個人掛在耳邊的詞匯。 既然成了團,那么團綜就是粉絲們最為期待的綜藝,畢竟在成團的熱度還沒退卻之前,粉絲們都是想再多看看自己的偶像的。 那么,如果成團+德云社+嚴敏導演,這三味元素結合在一起以后,又會產生怎樣讓觀眾們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德云逗笑社預告 成團的話題最近屬實有些數不勝數,那么先來聊一聊嚴敏導演。一手將《極限挑戰》做成大IP的嚴敏,與男人幫結束合作后,又有了新動作。這一次,他搭檔德云社推出團綜,強勢回歸。 而眾所周知,《極限挑戰》這檔節目之所以成功,總導演嚴敏的功勞在其中占了不小的分量。學戲劇的嚴敏導演在從事綜藝導演的路上用自己獨特的眼光與理解,將中國自己的綜藝做出了分量。 單單看《聲動亞洲》、《極限挑戰前四季》、《天籟之戰》等多個綜藝在觀眾心目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綜藝。 當嚴敏碰到德云社,光看這陣營就足夠吸引人,果然,嚴敏出品必出精品,沒有讓觀眾失望。團綜評分8.0,趕超《極限挑戰》第四季的7.6分。 讓這檔團綜如此火爆的原因就是,在這其中,能看到嚴敏對游戲的追求,能看到曾經《極限挑戰》的影子。 在游戲的設計方面,為了后面相聲表演的選搭檔每一個人在游戲里面都很拼,而選搭檔的方法也層出不窮,像是“人形保齡球”。 這就是導演的精明之處,又有新意,又虐MC,同時還不乏笑點的游戲設計,也只有嚴敏能做得出來?,F在大多綜藝都是要照顧游戲中嘉賓或者MC的感受,但是嚴敏從《極限挑戰》開始就是讓嘉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以搞怪來博取笑點,可以說是很成功了。 嚴敏,還是那個嚴敏,一點也沒有變,還是那么“壞”。 同樣在節目中,嚴敏貫徹之前在《極限挑戰》中經費緊張的一大鮮明特點。雖說節目中有郭德綱于謙這對老搭檔,有秦霄賢、孟鶴堂等流量較大的相聲演員,但節目經費一直處在緊張狀態,緊張到連個手機贊助都沒有。 沒有手機贊助,嘉賓自己的手機又沒法在節目中使用,為了省錢,節目組竟然采購老年機,嘉賓們在完成任務時也都使用老年機保持聯絡。 都2020年了,節目中還能出現老年機,嚴敏,太有個性! 別的綜藝節目即便沒有手機贊助,也都會給嘉賓購買智能機,而嚴敏卻使用老年機,果然還是那個經費一直緊張的嚴敏,一點也沒有變。 節目組拉不來贊助,也沒錢買智能機,嘉賓“忍不了”親自下場拉贊助。 燒餅與孟鶴堂在表演相聲時,提到節目組使用老年機一事,燒餅就毫不客氣當場拉贊助:“求求各位商務爸爸,給我們德云社冠名一個手機,我求你們了。” 這還是第一次看嘉賓下場拉贊助,搞笑又心酸。經費有限,贊助不多,嚴敏果然自帶“經費有限”梗。 拉不來贊助的嚴敏,有一點讓人佩服,那就是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還能創造出不同的笑點,且笑點比經費充裕的節目還要有看頭。 德云社使用老年機,這本就很可樂,而他們又把老年機的事情放在相聲里,又是一個笑點,自黑自嘲還有包袱,這是其他節目無法到達的境界。 再說說德云社,封箱200多天,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半年沒有開箱演出,為什么偏偏要在這個時候開一檔喜劇廠牌的真人秀節目?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是為了增加收入,在節目中角兒們都調侃道再不開箱就要回家種地了;抑或是可以說成回饋粉絲觀眾,畢竟在艱難的時候粉絲依舊在支持每一位演員。 歸根結底,德云社是一家企業,而相聲是一門職業,企業和相聲演員要想活下去就要有收入。在開不了箱、辦不了線下演出的情況下,靠綜藝節目掙錢確實不失為一種方法。 這半年來活躍于各檔節目的岳云鵬,郭麒麟被戲稱兩人養活了整個德云社。而這個時候開了一檔以德云社演員為主體的的真人秀節目,無論是對于現在增加各位演員的收入,以及通過這個節目吸引更多的人未來去看線下演出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雖然這是一檔綜藝節目,但是對于參與的各位相聲演員來說是一次由郭德綱、于謙主持的專業考試,一次內部考核;一開始的郭德綱訓徒以及德云家宴就把這個基調定了下來。 而且在節目中,郭德綱也將這幾年演員們在演出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差評一一列舉,讓他們自己認領,認領的方式也很獨特,靠的是口味“清奇”的打鹵面,認領一個就要加一份鹵。 演員們在自我認知之后,也通過吃這么一位打鹵面的過程中反省,既有綜藝效果,也沒有違反一開始的節目基調。 對德云社,不能僅僅當成綜藝看,德云社背后的文化和中華美德值得傳承。它號召了人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逐漸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一大元素之一,讓人們在高速的電子時代安靜的聽別人講故事,豈不妙哉。 既然看到這里了,隨手點個「在看」吧,告訴自己,每一次再見,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 -商務聯系- 微信|njyingxianggm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