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與直隸總督李鴻章并稱“南張北李”。張之洞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來到武漢之后,他治下的湖廣兩省(湖北、湖南)就成了歐洲工業革新在湖廣的翻版。 ![]() 張之洞的眼光在當時守舊的大環境中無疑是超前的。光緒十五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期間,創建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當時的漢陽兵工廠是清朝實力最強的現代化軍工企業,漢陽鐵廠比更早一步進入現代工業化的日本第一家官辦鋼廠八幡制鐵,足足早了7年。在張之洞看來,一個大國,如果沒有鋼鐵作為大國骨架,說話是沒有分量的,有了鋼鐵骨架,窮一點都沒關系。 ![]() 同時,張之洞主張興辦教育:國家要發展,現代化教育不可少,在擔任湖廣總督期間,先后創辦了湖北農務學堂、湖北工藝學堂和自強學堂。不僅是湖北地區,張之洞任兩江總督時在南京創立三江師范學堂。如今,這幾所學堂已經演變成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大學,在我國的高教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帶著大家來看看,它們的現狀是怎樣的。 1 三江師范學堂 三江師范學堂,是清末實施新教育后規模最大、設計最新的一所師范學堂,1902年籌辦,1904年正式開學。1902年,張之洞奉召署理兩江,不到四個半月的時間里,創建了三江師范學堂。 ![]() 1904年9月,學堂正式招生,首批學生僅錄取120人,隨后在10月份又補錄一批學生180名,總共人數為300。學制分為:三年制初級本科、二年制速成科、一年制速成科、四年制高等師范本科生。開設的學科有:理化科、博物科和歷史輿地科。 截至到1950年,三江師范學堂經歷了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更名后,1950年,學校正式命名為南京大學。 ![]() 如今的南京大學,已經是一所直屬于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985、211工程之列。擁有社會學院、物理學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等29個二級學院,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后流動站3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 ![]() ![]() ![]() 2 湖北農務學堂 ![]() 1898年,張之洞張之洞致力于書院改制,以'造真材,濟時用'為宗旨,在省城東門外卓刀泉創建農務學堂,聘請美國農學教習2人指導研究農桑畜牧之學。 ![]()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改建為湖北省立甲種農業學校。1952年,新中國成立后,全國高等院校院系大調整,以武漢大學農學院、湖北省農學院的整體和原中山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廣西大學、湖南農學院、江西農學院的部分系組建成當時的華中農學院,1985年,學校正式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 如今的華中農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位列211工程之列。學校擁有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學院、園藝林學學院、植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本科專業6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3個。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華中農業大學一共有18個學科參評,其中,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3個一級學科評估為A ,7個學科獲評A類,6個學科獲評類,5個學科獲評C類。 ![]() 農業科學、生命科學學科所涵蓋的6個領域全部進入ESI全球前1%,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進入ESI前1‰。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3 湖北工藝學堂 創建于1898年,是湖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專業學堂之一,秉承“工藝一切尤多拘守舊習,不能用新法制造,以致利權外溢,民生益困,亟應創設農務、工藝各學堂,采用西法,實力講求,以開風氣而廣利源。”在第一批招生中,限額學生為60名,學制三年,多為實踐實操課,學校設置修身、國文、數學、物理、化學、圖畫、機械工學大意、工業衛生等課程,要求學生精煉掌握工藝技能。 ![]() 1922年,學校更名為湖北省高級工科中學校,職業各科定為初級4年,高級2年,或初級2年,高級4年。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武昌高級工業學校一分為五,土木建筑科現入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分入到現在的武漢科技大學。 如今的武漢理工大學,是在2000年由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并組建的,目前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院校,位列211工程。學校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交通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等25個二級學院。 ![]() 學校擁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7個(材料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輪機工程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獲評A ,并成功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華中科技大學在這里不做詳細介紹,之前有做過一篇關于華科大的。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科技大學是一所省部共建高校,現在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00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學校現擁有材料科學與冶金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68個本科專業,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作為一所雙非院校,一共有15個學科參評,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評估為B,成績還不錯。 ![]() 4 自強學堂 ![]() 設置于1893年,設于武昌城內鐵政局旁,初設方言、格致、算學、商務四門,每門計劃招收二十人。學生入學后飯食、學習用品均由學堂供給,為促其專心致學,不準兼習時文試帖。五年畢業后,必須以所學外語才能為國效力。如借端“改習卑下之業,甚或不自愛惜,受洋行雇充翻譯”,必須繳還所有學習費用。 1903年,自強學堂改為方言學堂,校址遷至武昌東廠口正街原農務局舊址,人們因此也就把東廠口正街叫方言街。方言學堂學習歷史、地理、公法、交涉等課程,分習英、法、德、俄、日語。學制五年。方言學堂后發展成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武昌大學。 1949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武漢大學。 ![]() 目前的武漢大學位列985、211工程之列,擁有122個本科專業。5個一級學科、17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4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等4個一級學科評估為A 。 ![]() 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武漢大學躋身全國前10,位列第九位,實至名歸。 ![]() 總結: 國家要發展,現代化教育必不可少。張之洞在湖廣辦教育,可以說不遺余力、不計成本。現在的6所大學,百年以上歷史的大學就有5家,可以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我國現在的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同時,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張之洞對武漢的貢獻,可以說是最大的。關于武漢與張之洞,到底是誰成就了誰?一直有爭議。有人說,張之洞成就了武漢,也有人說,武漢成就了張之洞,大家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