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建盞之神美,醉倒在建盞極簡卻又千變萬化的紋路里,把自己的放得很低很低,感覺自己只是蒼穹中的一粒塵埃。盡管如此,因為心懷戀愛般的喜歡,仍然覺得很歡愉,心甘情愿地讓自己低到塵埃里,放空一切,只為欣賞那一刻的美麗。看久了,會醉! 建盞,始自宋代。與許多其他瓷器不同,其藝術風格追求的是樸實無華,摒棄所有矯揉造作,其追求自然造化甚至可以說達到了某種極端,這種極簡的獨特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當時社會的審美美學緊密相連。 古代美學到了宋代,洗去了盛唐的大紅大紫,留下簡單化一的古樸、純粹。但極簡并不意味著簡單,在摒棄了形式上的追求,給人們留下了更大的空間,去回應自己內心對美的追求,這種追求便是對自然的向往。 當時宋代文人和士大夫主張崇尚自然的美學觀點,強調回歸宇宙本體的和諧與自然,追求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并把這一切提高到了哲學的高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思潮也造就了建盞,使得建盞在造型、胎釉等方面簡單到極致;使得建盞在燒成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美,顯得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沉醉。 這種自然產生的美,是一種極簡而人為不可控的美。可以說是不加修飾,渾然天成。她有著與其他的陶瓷不一樣的美,她的美不在于輕巧,不在于胎薄,不在于精巧的紋飾;她的美,在于她的大氣,她的樸拙,她的深沉。在不經意中,體現出一種巧奪天工的自然之美。
宋代美學在追求理性的同時,又走向生活,走向休閑。宋人在生活中追求藝術境界,同時努力把藝術融入到生活點滴中去。建盞,作為宋代斗茶之風的產物,正是宋人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趨于藝術化的寫照。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用建盞沖泡一盞茶,讓自己的心慢下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藝術化些。 飲一盞茶, 沉醉在建盞自然不拘的美麗, 體會宋人的閑情逸趣, 感受回歸自然的極簡美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