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從”“北”“化”這三個字都是由“人”而來的同體會意字(見下圖甲骨文示例),相隨而“從”,相背而“北”,相轉而“化”。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長歷程,包孕著國人從古至今的人生哲學與生命智慧;這三字也與每個人的求學、處友、從業等具體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深蘊待人處事之道。 ![]()
對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抄襲、套作。 審題: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所給材料包括兩個部分,漫畫與文字解說。 首先明晰材料中對這三個字的理解。一方面,“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長歷程,包孕著國人從古自今的人生哲學與生命智慧”,這是從人生哲學的層面,從一個人完整的人生歷程的角度去說的。我們首先要模仿父母師友名人名家的優點,這是間接經驗的獲得,即“從”;之后會產生精神和行為上的雙重叛逆,即“北”;最后,能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一切為我所用,進入“化”的階段。從人生縱向的年齡層面上看,從一定程度上,幼年善“從”,青年善“北”,老年善“化”。 另一方面,“這三字也與每個人的求學、處友、從業等具體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深蘊待人處事之道”,這一句更多是從方法論的角度去說的,這三字之妙蘊含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去其惡而“北”之,力求為我所用而化之。在為人處事上,既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歷史,尊重過去,又要學會質疑一切,養成獨立思考之品格,進而獲得精神層面的升級,成為善“化”的智者。 從三者的關系角度來說,“從”是“北”的基礎,有所學有所得才能有所“北”,有“從”,“北”才不是空穴來風,任性妄為;“北”是“化”的前提,盲從的人缺乏思考的能力,會“北”善“北”的人才能切中事物之要害,獲得知識與技能的轉化升級,留下自己的生命印記,最終成為擁有知識產權的強者;“北”是“從”的補充,我們不能為了“北”而“北”,因此在質疑的同時不能缺失內心的感恩與柔情,“北”是對“從”的補充,使其不至于陷入盲從之淖,“北”是為人的鋒芒,也是立世的脊梁;“化”是“北”的目的,質疑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才學,而是希望改變現實的不盡人意,建構更為美好的世界,使自己成為一個精神明亮的質疑者和改變者,因此在解構的同時,還要建構,這就是以“化”為終點的。 在立意上可以寫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也可以就其中一字或兩字加以生發,聯系社會生活加以分析。 立意: 1.逐鹿于林,與林合一,行走于世,“化”我于世。 2.擇其善者而“從”之,去其惡而“北”之,力求為我所用而“化”之。 3.做善“化”的智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