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四百零五、口渴

     仲景中醫交流 2022-02-14

    經方常見疾病治癥:口渴

    導讀

    1、中醫醫術的高低往往在于細節的辯證,口渴便是其中一個。

    【治病策略】

    1正常人應該有點渴;想喝水的溫度室溫為宜。

    2吃安眠藥也會造成口渴黃連阿膠湯清虛熱,安眠。

    3人在氣血兩虧的狀態之下時,病人都會產生燥渴。

    4辯證:

    1渴者,燥氣、濕氣耗傷津液也,燥傷津液者,津液為燥氣所吸收。濕傷律液者,濕與津液本是一氣,既化濕氣即不化津液,濕愈旺津愈涸也。如胃氣順降,則濕歸水道,濕渴自止。(燥土利尿,降肺達木。)胃氣順降,陰降津生,燥渴自愈也。(補氣清肺。)燥渴者飲必多。濕渴者飲必少,或雖渴不欲飲,或飲后仍吐也。

    2消沖者,膽經不降,風火上動。饑而欲食,食并不多,食而復饑,渴而欲飲,飲后復渴。所食之食,所飲之水,皆被風氣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風火上沖,心跳氣逆,故病沖也。(息風溫腎,清熱養水。)

    3消者,食后又饑,飲后又渴,風消津液也。此病如將胃氣消傷,則中氣全敗,便成不治。雖肝木不升而病消,然膽木不降之過亦不小。蓋膽木下降,則水中有火,水溫木和,何至郁陷生風,疏泄肆行,至于如此之甚也。(滋肝溫腎,補肺顧中。)

    5渴因有三病:

    1濕渴者,胸下有水濕,阻隔相火不能下降,火逆傷津,則渴而能飲,飲仍吐出五苓散白術止濕家之渴。

    2燥渴者,肺胃燥熱,大渴能飲不吐出。白虎湯人參止燥證之渴。

    3風渴者,肝枯風動傷津,則渴而小便多也。腎氣丸烏梅丸

    6消渴:

    1病人敘述口很渴,每天下午三點到五點就發高燒白虎湯好了。

    2消渴,飲一溲一腎氣丸栝蔞瞿麥丸

    3上消下淋豬苓湯,如木氣不能疏泄,加桂枝

    4上消下淋+發熱脈浮,五苓散

    5飲一溲二(危癥),桂附苓烏湯:茯苓、澤瀉、桂枝、干姜、附子、煅龍骨、煅研牡蠣、研首烏各三錢。

    6口干而渴栝蔞根

    7肺燥口渴麥門冬

    8夜間口渴麥門冬

    9豬苓湯瀉水、排下半身水腫,排潛在的腎結石,亦有助于口渴與失眠。

    10渴而腹滿者,調胃承氣湯主之。

    11煩渴兼少陽證,就是小柴胡湯白虎湯的加減。

    7虛實口渴:

    1餓而不渴---->虛熱,虛熱是間歇性的熱,除上焦虛熱:梔子、黃連、竹茹、黃芩、豆豉餓+大渴--->實熱,石膏。實熱是不停的熱。

    2渴而煩熱者,白虎湯主之,這個煩熱是壯熱,高燒到三九、 四十度,平常的麻黃湯證、桂枝湯證、葛根湯證不會壯熱四十度,這么高溫都是白虎湯證了;但是,如果病人喜熱飲甚至燙水,則不是白虎湯,是無根之火上浮,可用五苓散,用肉桂

    3口渴(不算很嚴重)、小便不利,兼表癥,五苓散;如果口很渴,并沒有小便不利,皮膚上并沒有腫,大部份是白虎湯承氣湯

    8他癥辯證:

    1腹瀉不渴為太陰病,腹瀉而渴為少陰病。

    2小便不利而渴者,知內有濕也,濕宜瀉之,小便自利而渴,知內有燥也,燥宜潤之,大抵三消者,俱屬內虛有熱也。

    3嘔吐:如果口渴甚就不用半夏止嘔,而用吳茱萸止嘔。

    4臨床上,只要是很口渴,全身肌肉無力,小便不利,胃不舒服,沒有胃口也沒有嘔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不管內部是什么。

    9感冒發燒:

    1發燒不口渴的病患,可服用熱稀飯加姜與糖,用大被子蓋住悶熱,以促使皮膚毛孔張開排汗,待汗出至額后,用熱濕毛巾將汗擦干,發燒即退而痊愈。

    2發燒若口渴

    A想喝(),乃有內熱(即火氣或發炎),即可多喝開水以助降低體溫,并不可用被子蓋悶,否則會加重病情;

    B發燒若想喝熱湯,則為有內寒或內虛,即不可消炎(退火)而要溫散以退燒,與口不渴同法治療。

    10理中丸證,不渴為寒。其他的病,多有熱而不渴者。陰虛之人,肺燥肝熱,反多不渴。

    11喜飲熱湯或兼腹痛厥利者,脾部之虛寒也。宜附子理中湯:附子三錢白術三錢人參三錢生姜二錢甘草一錢。

    12濕熱之口渴:渴喜熱飲,口中粘膩或發甜,用茵陳蒿湯。可附子以減苦寒之弊,茯苓以增方藥化濕之力。

    13喜飲冷水以及消渴不止者,胃中虛熱故也。宜原方甘露飲:生地三錢熟地三錢天冬三錢麥冬三錢黃芩三錢枳殼一錢石斛三錢茵陳三錢枇杷葉三錢甘草一錢。

    【辯證診斷】

    1吃安眠藥也會造成口渴

    2熱者,胃陽有余,不能化陰下降,周身壯熱。四肢秉氣于脾胃,胃陽熱盛,四肢且出熱汗也。(清降胃熱。)如食后胃里覺熱,或胸間覺熱,是胃陰枯少,不能藏陽,孤陽外散,中氣將亡。(溫中潤木,清養胃陰。)渴者,燥氣、濕氣耗傷津液也,燥傷津液者,津液為燥氣所吸收。濕傷律液者,濕與津液本是一氣,既化濕氣即不化津液,濕愈旺津愈涸也。如胃氣順降,則濕歸水道,濕渴自止。(燥土利尿,降肺達木。)胃氣順降,陰降津生,燥渴自愈也。(補氣清肺。)燥渴者飲必多。濕渴者飲必少,或雖渴不欲飲,或飲后仍吐也。

    3消沖者,膽經不降,風火上動。饑而欲食,食并不多,食而復饑,渴而欲飲,飲后復渴。所食之食,所飲之水,皆被風氣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風火上沖,心跳氣逆,故病沖也。(息風溫腎,清熱養水。)

    4消者,食后又饑,飲后又渴,風消津液也。此病如將胃氣消傷,則中氣全敗,便成不治。雖肝木不升而病消,然膽木不降之過亦不小。蓋膽木下降,則水中有火,水溫木和,何至郁陷生風,疏泄肆行,至于如此之甚也。(滋肝溫腎,補肺顧中。)

    5、(1傳經熱邪,則小便短澀而赤,口燥咽干,舌燥唇焦,而渴之甚;

    2腎氣虛寒,亦口渴,小便必色白,因下焦虛有寒,惟見頻飲熱湯以自灌而已,又或思飲冷而不能下咽,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之候。

    6腹瀉不渴為太陰病,腹瀉而渴為少陰病。

    7一般的發燒以感冒占大多數,汗出則愈。

    1發燒不口渴的病患,可服用熱稀飯加姜與糖,用大被子蓋住悶熱,以促使皮膚毛孔張開排汗,待汗出至額后,用熱濕毛巾將汗擦干,發燒即退而痊愈。

    2發燒若口渴

    A想喝(),乃有內熱(即火氣或發炎),即可多喝開水以助降低體溫,并不可用被子蓋悶,否則會加重病情;

    B發燒若想喝熱湯,則為有內寒或內虛,即不可消炎(退火)而要溫散以退燒,與口不渴同法治療。

    8萬病回春:消渴者,口常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知內有濕也,濕宜瀉之,小便自利而渴者,知內有燥也,燥宜潤之,大抵三消者,俱屬內虛有熱也。

    9夜里渴醒是厥陰證。

    10后半夜一點以后出現腰痛、口渴、失眠、瘙癢、心絞痛發作、消化道不舒等癥狀的,都是厥陰病

    【辯證治則】

    1口干不欲飲,皆為虛證:

    1口干、咳嗽,用麥門冬

    2口干而渴,栝蔞根

    3口干,有血癥,拉絲血、鼻衄等,生地黃

    4重病患者、老人口干,早上起來舌頭轉不過來,人參茯苓地黃證。

    2 如果口渴甚就不用半夏止嘔,而用吳茱萸止嘔。

    3口燥舌干,或兼消渴引飲者,胃中陰液枯也。宜加減地黃湯 熟地三錢山藥三錢黨參三錢麥冬三錢澤瀉三錢 五味一錢元參三錢花粉三錢山茱萸三錢葛根三錢。

    4、(1口中腫痛,兼見發渴飲水者,胃中火上沖也。宜時方甘露飲:天冬三錢麥冬三錢生地三錢熟地三錢黃芩三錢枳殼一錢茵陳三錢石斛三錢批杷葉去毛蜜炙,三錢甘草一錢.

    2口燥舌干,或兼消渴引飲者,胃中陰液枯也。宜加減地黃湯:熟地三錢山藥三錢黨參三錢麥冬三錢澤瀉三錢五味一錢元參三錢花粉三錢山茱萸三錢葛根三錢。

    5、(1消渴,飲一溲一腎氣丸栝蔞瞿麥丸

    2上消下淋豬苓湯,如木氣不能疏泄,加桂枝

    3上消下淋+發熱脈浮,五苓散

    4飲一溲二(危癥),桂附苓烏湯:茯苓、澤瀉、桂枝、干姜、附子、煅龍骨、煅研牡蠣、研首烏各三錢。

    6


    虛熱

    實熱

    餓而不渴

    餓而大渴

    間歇性的熱

    不停的熱

    煩躁

    煩躁

    煩躁

    舌胎

    舌苔是淡黃

    舌苔黃而且干燥

    比較無力,重按就不見了

    有力

    用藥

    1、梔子去上焦的虛熱。

    2、病人有黃疸的時候,看到的是虛熱,現代說的急性肝炎也可能用到梔子

    3黃連阿膠湯清虛熱,安眠

    4、除上焦虛熱:梔子黃連竹茹黃芩豆豉

    石膏

    7渴因有三病:

    1濕渴者,胸下有水濕,阻隔相火不能下降,火逆傷津,則渴而能飲,飲仍吐出五苓散白術止濕家之渴。

    2燥渴者,肺胃燥熱,大渴能飲不吐出。白虎湯人參止燥證之渴。

    3風渴者,肝枯風動傷津,則渴而小便多也。腎氣丸烏梅丸

    8白術濕家之渴人參燥證之渴

    9濕熱之口渴:渴喜熱飲,口中粘膩或發甜,用茵陳蒿湯。可附子以減苦寒之弊,茯苓以增方藥化濕之力。

    10肝腫起來,一是影響脾胃,一是影響水的排泄系統。特別口干、口渴去喝水,喝了都不能止渴,水喝下去,只是腹滿腹水更大。水并沒有辦法從舌頭下方冒出津液上來,所以嘴巴永遠是干的。這現象一般來說,比較危險,會造成腹水。(肝乘肺)

    11白虎加人參湯是中醫對上消糖尿病的方子,也是中醫對心熱最好的方子,燥渴煩燥,他的外病可能是精神病,沒事就發脾氣。

    12厥陰癥的消渴,餓但是不想吃,胃里感到疼而且熱,這不是大黃甘草湯癥,而是肝血虛,血虛則內風生,肝燥而膽不濡,則浮火易動,風與火相搏,于是肺液耗損,引水自救,水能勝有形之火不能勝無形之風,燥于是飲者自渴,按癥選方:黃連阿膠湯,合百合地黃湯陳修園謂當于烏梅丸

    13渴而小便不利者,是熱在上焦肺之氣分,用生脈散(人參9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加桔梗;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熱在下焦血分,用通關丸(滋腎丸)(黃柏(去皮,銼,酒洗,焙知母(銼,酒洗。焙干)30克 肉桂1.5克,梧桐子大100丸)

    14又中焦消渴多食,消瘦,自汗出,大便硬,小便數者,用調胃承氣湯倍加芒硝。但此病,有屬甘麥大棗湯證者,須參互辨證。

    15自利者,里有熱,屬陽也,若自利不渴,則為里有寒,屬陰也,溫里用四逆湯

    16唇干口燥,欲得飲水,止渴用竹葉石膏湯去石膏加生姜大棗

    17餓而不渴---->虛熱;餓+大渴--->實熱石膏

    18、(1天花五錢

    2麥門冬三錢 --> 補肺津,治口渴

    3夜間口渴麥門冬

    19茯苓五錢 白術三錢 豬苓三錢 滑石五錢 阿膠三錢-->豬苓湯瀉水,排潛在的腎結石太溪穴有壓痛,亦有助于口渴與失眠。

    20病人敘述口很渴,每天下午三點到五點就發高燒,喝白虎湯好了。

    21臨床上,只要是很口渴,全身肌肉無力,小便不利,胃不舒服,沒有胃口也沒有嘔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不管內部是什么。

    22、(1陽明的主證就是「」,大承氣湯也會有渴證,白虎湯也會有渴證;

    2消渴,喝多少小便多少,用腎氣丸栝蔞瞿麥丸

    3渴而腹滿者,「調胃承氣湯」主之;

    4煩渴而「少陽證」仍舊者,則「柴胡白虎湯」主之,就是小柴胡湯白虎湯的加減。

    23唐容川:瘀血在里則口渴,所以然者,血與氣體不相離,內有瘀血,故氣不得通,不能載水津上升,是以發渴,名為血渴,瘀血祛則不渴矣。”方用「大黃?蟲丸」。

    24渴而煩熱者,白虎湯主之,這個煩熱是壯熱,高燒到三九、 四十度,平常的麻黃湯證、桂枝湯證、葛根湯證不會壯熱四十度,這么高溫都是白虎湯證了;但是,如果病人喜熱飲甚至燙水,則不是白虎湯,是無根之火上浮,可用五苓散,用肉桂

    25口渴(不算很嚴重)、小便不利,兼表癥五苓散;如果口很渴,并沒有小便不利,皮膚上并沒有腫,大部份是白虎湯承氣湯

    26汗出之后:

    1心下悸:

    A渴:津液已亡,少用桂枝,五苓散

    B不渴:津液為亡,茯苓甘草湯

    2沒有心下悸:

    A渴:白虎湯

    B不渴:無他證,是病已瘥,可勿藥矣。

    27理中丸證,不渴為寒。其他的病,多有熱而不渴者。陰虛之人,肺燥肝熱,反多不渴。

    【辯證比較】

    1、(1渴在三陰:太陰則咽干,少陰則口燥,厥陰則消渴。

    2渴在三陽:太陽之渴用五苓散者,以水停下焦,小便不利故也。陽明之渴用白虎湯者,以胃熱飲水連連不已也。少陽寒熱往來等證已具,心煩渴者,用小柴胡湯以和解,去半夏以避燥,加花粉以生津液也。

    2小柴胡湯證,渴而不嘔者,乃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之證。此渴是津虧之渴,非實熱之渴。

    3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

    1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

    2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

    4、(1發燒,怕熱,大汗,口渴重,喜飲冷水,白虎湯

    2如果大渴,就是白虎加人參湯

    5、(1五苓散口渴,小便不利,水逆

    2豬苓湯小便不利,口渴,口舌皮膚干燥,心煩,排尿痛,血癥,夜煩躁,無水逆。

    3茯苓澤瀉湯口渴,胃內停水嘔吐,吐食,有器質性變化。

    4腎氣丸口渴,小便不利,臍下不仁。

    5白虎加人參湯口渴,脈洪大,不吐。

    6苓桂術甘湯眩暈,胃內停水,脈沉緊,不渴不吐。

    7茯苓甘草湯胃內停水,手足冷,心動悸,心下悸。

    8吳茱萸湯頭痛,胃內停水,手足冷,煩躁甚,嘔吐重,脈沉遲。

    6飲水:虛熱的人喜歡喝熱的,實熱的人喜歡喝冰的;

    臉紅:虛熱的臉紅是粉紅的,沒有什么光亮的,實熱的臉紅是赤紅的,很亮。

    治療:虛熱竹葉湯實熱是要白虎湯

    7周嚴:栝蔞根與葛根同主消渴身熱,而仲圣治,則一用葛根,一用栝蔞根何故?蓋無汗而小便反少,氣沖口襟,是風寒濕之邪相搏于太陽陽明之交而不解,用葛根則能隨麻黃輩散之于外。栝蔞根無解表之長,而證是身體強幾幾然,俾與桂芍諸物養筋脈則適相當,此其所以攸異也。

    8表證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

    9手足溫而渴是陽明癥;手足溫不渴是太陰癥。

    10嘔吐太過了之后的變癥,

    1吐太過了,胃的津液傷到了,虛熱往上走,病人就會煩燥大半夏湯

    2渴而煩燥者、就是胃裹面的水沒有了,胸腔里面的水也沒了,白虎加人參湯

    3如果病人但熱不渴,代表胃的津液沒有傷到,但是還有表熱,白虎加桂枝湯,因為兼有表熱陽明熱,但是胃的津液沒有傷到,所以把人參拿掉,把人參換成桂枝。

    11、(1防己黃芪湯是用在風水,就是剛開始有水病在表的時候用的,而防己茯苓湯是用在皮水,就是當病走到半表半里中間時用的。

    2防己黃芪湯證的病人一定不會口渴防己茯苓湯一定有渴癥出現。

    12脈沉渴欲飲水,但是小便不利,小便是粘稠的,不治療的話就會形成黃疸。治療用方用栝蔞瞿麥丸。如果脈是浮的,小便不粘稠,就用五苓散了。

    13口渴有熱癥寒癥:先試之以水一盞,待須臾見病者額上及眼中潤澤者,為渴。 若咽下冷水,忽然舌上火辣而干燥,手足振動似遇風寒者,為寒渴

    14手足振動亦有寒熱之分:

    1熱證,雖見手足振,但呈拘急不自由之狀。

    2寒證,則其振動無力,即所謂沉重之象,雖手搖,但有欲借憑扶之狀。而且四逆湯證,腹皮松弛,似按熟瓜。雖偶見拘急者,然腹皮無力,腹底拘板,且腹脹而自覺空虛。

    15、(1大凡白虎湯,通治陽明脈洪大而長,不惡寒,反惡熱,頭痛,自汗,口渴,舌苔干燥,目痛,鼻干,不得臥、心煩燥亂,日晡潮熱,或陽毒發斑等證。亦當隨證加人參而用之。

    2白虎湯,兼骨節煩疼,氣沖逆而作嘔者,白虎加桂枝湯之證。

    3若癲癇熱證,血氣沖逆,眼目赤熱,或肝積迫于脅下,于白虎湯加黃連

    16 1太陽病: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陽轉屬陽明者,其渴尚在上焦,故仍用五苓入心而生津,五苓散

    2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陽明自病而渴者,本于中焦,故又藉豬苓入胃而通津液。豬苓湯

    17都有口燥渴、潮熱、便秘好幾天:

    1大承氣湯(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天樞穴壓痛(兩側),是大便堵塞。

    2大陷胸湯(大黃芒硝甘遂):心下到小腹(中間)痛、不能碰,是痰、水、熱堵塞,同時又有便秘。

    【辯證針灸】

    1陽池穴可以透到大陵穴,是治療糖尿病消渴很有名的穴道。

    2糖尿病,病人燥渴時,在天突下針。嘴巴里面的津液來自于大腸。把小腸的火加熱,讓津液發上來。下針天樞關元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面去,肺受納吸收這個水,水才會上來。中府云門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陽外開一寸半,手上的陽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用來治療消渴、口渴。

    【經典回顧】 

    1、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3、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屬五苓散證。

    4、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汗惡風,大渴而煩,舌上干燥,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5、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6、吐后,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7、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8、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八味腎氣丸)

    9、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10、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11、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而心下悸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12、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3、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14、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15、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16、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17、表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口中渴而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18、陽明病,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宜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1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0、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1、病者如熱狀,煩滿,口干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狀,是瘀血也,當下之。

    22、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23、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24、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5、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26、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27、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渴,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

    28、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29、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30、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31、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32、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33、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34、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35、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36、百合病,渴不解者,栝蔞牡蠣散主之。

    37、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里虛也。

    38、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渴,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39、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40、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干姜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苓甘五味姜辛夏湯)

    41、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42、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

    43、腹滿,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渴者加芒硝半兩。

    44、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方見上)。

    45、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4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利不止。

    47、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為消谷而大堅(一作緊)。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48、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49、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50、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51、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52、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主之。

    53、問曰:病下利后,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54、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55、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56、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一作重),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藥汁,脈自沉,何從得為之?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57、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58、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粗又硬又黄a级毛片|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合集|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老熟妇性色老熟妇性|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重口SM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网站免费观看永久视频下载 | 久在线精品视频线观看|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中国熟女仑乱hd| 日本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香蕉影院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国产一级av在线播放| 性欧美老人牲交XXXXX视频| 超碰成人人人做人人爽| 第一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亚洲午夜性猛春交XXXX| 精品国产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国产精品大片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另类|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