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叛逆,父母繞不過的坎 今天早上在學習群里看到這么一段文字,感觸頗深,從四個角度讓我們重新審視孩子的青春叛逆,再結合我的思考,一并分享給我親愛的家人們,希望能夠給你的認知一些啟示! 如果你將孩子的青春期視為一個充滿問題的時期,你就很有可能把它變成問題,這不僅是孩子的問題,也是你自己的問題。 當我們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如果我們始終認為這是一個問題,就會本能地去解決問題,消除孩子身上的行為,但你會發現,那些行為你完全解決不了,還在不斷制造更多更大的問題,其實是你制造了所有的問題,包括你自己。面對青春期孩子,我們要做到四個“不要” 不要認為你的孩子是在挑戰你的權威,而是要提醒自己,養育一個求知欲強的自信的孩子是很美妙的; 我們往往害怕面對挑戰,認為挑戰就是挑釁,就是對抗。但青春期孩子的挑戰其實是反映一個孩子的內在能量,只有具有活力的孩子才會反抗,反抗是表明孩子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夠順應孩子的自然規律,引導孩子把自身的能量用到正確的地方,那最終會因為孩子的挑戰成就一個求知欲強且自信的孩子。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在扼殺一個天才! 當你用順應的眼光看孩子,用包容和理解的方式引領孩子,你會發現,這個過程是無比的美妙且充滿成就感,當你看到一個叛逆對抗的孩子慢慢重新走近你,重拾生活的信心,自信滿滿地迎接生活的各種挑戰時,那種感覺無以倫比。 ![]() 孩子情感越疏離,內心越渴望愛 不要把孩子的情感上的成長看作是你們關系的結束,試著想象一下,你的兒子或女兒的成熟會加強你們的關系; 孩子進入青春期,我們會發現孩子們不再和我們親密無間,不再和我們說心里話,不愿意和我們一起出游,一起外出就餐,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親子關系從此結束,這其實是需要在新的維度上建立關系。 過去的我們都把孩子當成孩子,我們自己也只是孩子,當孩子成長了,他不愿意再當你眼中的乖寶寶,他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時的我們也需要成長,讓我們真正成熟起來,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而不是我們的附屬品。只有兩個獨立完整的人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這時我們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最終我們會發現,是孩子的成熟成長來成就了我們更好的自己。 在新的維度上建立一種平等的親子關系,你會體會到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在這樣的關系中,你不再無限為孩子付出,孩子也不再依附于你,你們各自獨立,又相互支撐,各自有各自的空間,各自有各自的追求,攜手赴未來! 不要用恐懼和驚慌來看待孩子的獨立,試著換一種眼光,把它視為不可避免的且可取的; 我們面對孩子之所以有恐懼和驚慌,是因為我們的信念里一直是希望孩子成為我們想象的樣子,如果不能按照我們的想象去發展,我們就會對未來充滿了焦慮,于是產生了恐慌。那只是家長的自私,是希望孩子順應自己,讓自己不再恐慌,但孩子永遠只可能成為你的附屬,永遠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其實就是一個尋求獨立的過程,這也是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必須要經歷的,這個時期越早來到越好,家長越早意識到越好,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也是孩子成熟的必經階段。當我們有這樣的認知,你的焦慮和恐懼就會減少許多。 ![]() 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獨立自信的人 不要認為你的孩子追求自主意味著不想在情感上靠近你,而是要記住,青少年在親密的親子關系中才能學會保持健康的獨立精神。 孩子之所以不想在情感上靠近你,是因為你對他的不認可和否定。這種情感上疏離只是表面現象,其實孩子內心是極其渴望靠近自己的父母。但由于父母的不理解,讓孩子始終感覺被否定,孩子渴望被父母看見和認可,但始終求而不得,所以他們為了保護自己,就開始在情感上疏離父母,以此來避免更大的傷害。 一個人在對抗的狀態中是不可能發展出獨立精神的,因為對抗是為了得到認可,對抗中的孩子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接納,這時他關注的是父母的態度和行為,不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 只有在良好的親子關系中,孩子無需花精力與父母對抗,而是得到來自父母無條件愛的情況下,他們才會聚焦自身的問題,在父母正向的影響下去調整自身的行為,慢慢發展出獨立且合理的精神世界,成為一個獨立的成熟的人。 如果家長能夠做到這四個“不要”,我們就能夠極大緩減自身的焦慮和無助,還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孩子調整的時間。但要做到真的不容易,需要家長放下執著、充滿敬畏地努力學習,打破舊有的認知框架,以全新的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去引領孩子,在希望孩子成長的同時,家長要成長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只有一個成熟的靈魂才可能培養出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成熟的孩子。 總之一句話:父母要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 ![]() 做到四個不要,美好未來可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