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只需用這4味藥,通陽加散瘀,讓身體熱活起來 手腳發涼常見于女士和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群,對于這個問題中醫的優勢就來了,一個是補升陽氣,一個是疏散淤堵。你能說吃哪一個西藥可以治手腳冰涼嗎?、 30多年的中醫臨床讓我遇到太多這樣的病例,今天整理醫案,隨手翻到其中一個,分享如下。 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女患者,近一年感覺手腕、腳腕、膝蓋發涼發冷,平時本來就打扮地時髦清涼,所以開始沒有當回事。今年開始備孕,才引起重視,在家人催促下來找中醫調 理。 我了解到患者除過手腳冰涼外,還存在時輕時重的痛經,脈沉弱,舌苔白膩,齒印明顯。 我說:你這是陽氣礩滯,就像暖氣管堵住不通一樣,熱氣自然就上不來。 辯證給方:柴胡、芍藥、枳實、甘草。 藥服3劑后,手腳發冷減輕,胃口變好,人也有了精神。 復診再用7劑,手腕、腳腕、膝蓋涼痛感基本消失,手變得熱活,3個月后隨訪未見異常。 叮囑:心態樂觀,不胡思亂想;穿衣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 病案分析如下: 患者愛思考,經常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煩惱,日久郁肝,肝主條達和疏泄。肝郁滯,導致機體陽氣不通。 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則脾胃的運化又受到影響,于是也導致陽氣不能運化和升發。 我們的四肢,本來就處于身體血運的末端,脾胃運化不好,自然就很容易感到四肢冰涼了。 再看配藥: 柴胡:疏肝、解郁,調順氣機; 芍藥:柔肝養血。柴胡疏肝,芍藥柔肝,一疏一柔,兩者配合,把肝調養好; 枳實:行 氣、解郁。柴胡是性升的,枳實是性降的。兩者配合,一升一降,一身氣機隨之通達; 甘草:固護中焦、調和主要。 只需這四味主藥即可大功造成。啰嗦一句,其實大多時候方子是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做以加減的,傳統的方子需要活用,發展地用。 |
|
來自: 新用戶6680Mreh > 《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