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想改變命運,很多時候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方能改變人生。歷史上不少寒門子弟為改變自己命運,通過寒窗苦讀十數載從而改變自貧弱的人生走上人生巔峰。 二戰日本甲級戰犯梅津美治郎出生貧寒,依靠自己努力走上軍旅生涯,勇于改變命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可他成功同時對中國人民 犯下不可饒恕的罪狀,讓其永久被釘在歷史的恥辱上。東京審判時,作為甲級戰犯的梅津美治郎被判處無期徒刑,入獄后幾月便因腸癌病逝,他走后美軍整理他遺物的時候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五個字“幽幽無歷日”簡單的五個字展現出了他對人生的絕望。 梅津美治郎表面和善,實際上是個表里不一樣之人,如若不是裝著軍裝,很難想象他是百萬日軍的統帥,今天,帶大家了解下日軍末代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的一生。 因果起源的人生:梅津美治郎出生在日本一個農民家庭,七歲時父親離他而去,母親為確保兒女生計便選擇改嫁,家境突然改變,讓他感受人生冷暖,從此變得沉默內向,幼年的梅津美治郎深知想要改變自己命運,只能依靠自身努力,否則一生只能平庸。 明治維新后,日本為讓國家富強,走上了對外侵略道路,《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簽訂讓日本政府獲得大量資金發展經濟,日本國內市場本就狹小無法滿足國家發展需要,為讓國家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只能培育自己的人才,正因為如此,日本設立了各類軍校培養各類人才,其中軍事院校無需繳納相應學費,這讓不少家境貧寒日本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入軍事院校。 梅津美治郎為減輕家中負擔只能進入無需學費的陸軍幼年學校,入校后依靠自己勤奮努力讓自己學習成績一直還算不錯,畢業后,相繼進入了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成功畢業。 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后,奔赴中國參加日俄戰爭,在攻防旅順的戰役中身負重傷,戰后,他因立下戰功獲得了一枚勛章及350元的終身年金。 軍旅生涯梅津美治郎是陸軍大學23期首席畢業生,從軍校畢業后,梅津美治郎大多數從事是駐外武館或者是軍事研究工作,算得上是位學院派軍官。曾經被委派到德國、丹麥、瑞士擔任武官。歐洲任職期間,梅津美治郎并未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次大戰爆發為他軍事研究提供了不錯的機會。 1919年,梅津美治郎準備二次前往歐洲擔任武官前,認識了一生的伴侶木場清子,過了幾年安穩生活。幾年后,木場清子死于結核病,之后歲月中,梅津美治郎未再娶妻,獨自一人生活。幾年軍旅生涯不僅磨練了自己專業知識,也讓軍銜從中佐升為少將。 梅津美治郎是位舊軍人,身上擁有十分濃厚的軍國主義氣息,平常也沒什么愛好,唯一喜歡便是思考,通過冷靜思考,讓其經常能提出獨到建議,這也是其能在日本軍界站穩腳跟關鍵原因。他認為軍人不能被政治所左右,一位軍人應該以大將為其一生奮斗目標,而不是想去從政,擔任首相,一旦這樣做,便違反軍人準則。 何梅協定簽訂1934年3月梅津美治郎成為中國駐屯軍司令,同年九月被晉升為中將,擔任中國駐屯軍司令期間,梅津美治郎一直尋找著日本在華權益機會,次年五月,孫永勤事件、親日記者被殺害一事讓他找到突破口,他以強迫態度迫使國民政府答應無理要求。 七月,在日本軍事及外交威脅下,何應欽被迫無奈簽訂《何梅協定》,該協議簽訂加重華北危機,也會日本進攻華北創造了良機。 對華急先鋒1935年8月,梅津美治郎調任回國擔任第二師團長,次年二月,日本國內發生政變,事變中,梅津美治郎強烈要求平息動亂,這讓日本陸軍得以順利解決二二六事件。由于他的出色發揮,梅津美治郎深受日本陸軍省欣賞,同年三月,梅津美治郎被任命為陸軍次官。 梅津美治郎擔任陸軍次官后,將次官的權利進行擴大,要求下面遞交上來一切文件,必須經過陸軍次官審閱,才能呈送大臣手中。梅津美治郎進入日本陸軍省,深知自己若想進一步提升職務,只能通過權謀之術讓自己贏得內部斗爭勝利,排擠同自己政見不和之人,又將石原莞爾支持者相繼調離陸軍省,削減石原莞爾在日本陸軍省影響力。幾番操作后,梅津美治郎在日本陸軍省站穩腳步。 擔任日本陸軍次官期間,梅津美治郎通過自己的謀劃挑起了“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七七事變后,日本陸軍產生了擴大派及不擴大派,梅津美治郎早期為不擴大派一員,認為無需進行全國動員,只需從朝鮮及關東軍調動軍隊即可。可隨著戰爭進行,梅津美治郎又成為擴大派議員,認為必須集中全部力量才能解決問題。 七七事變后,梅津美治郎數次指揮日軍在華北地區肆意妄為,讓北平、天津等地相繼淪陷。8月中旬,日軍在上海挑起事端,進一步擴大了侵華戰爭,梅津美治郎為首的日本軍國主義策劃讓侵華戰爭規模又一次擴大。 戰爭罪行日軍攻下南京后,蔣介石為首國民政府拒絕和談,日本侵華戰爭進入了持久戰狀態。日本內閣為此進行重新組閣,將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杉山元進行撤換,換上板恒征四郎擔任陸軍大臣,梅津美治郎不愿在屈尊板恒征四郎期間,選擇辭職并推舉東條英機接任自己職務。自己則去中國擔任第一軍司令,率部侵擾山西,實行三光政策,擴大勢力范圍,開發華北資源,以便支持日本持久戰。 諾門坎事件失敗,日本陸軍及參謀本部認為應該換上一個頭腦冷靜又有謀略之人擔任關東軍司令官,日軍內部認為梅津美治郎是個頭腦清醒、性格穩重之人,又立下不少戰功,讓他擔任關東軍司令官再好不過,于是梅津美治郎被任命為關東軍司令。 梅津美治郎任職關東軍司令期間,一舉改變了關東軍禿廢面貌從而讓關東軍走上全盛狀態,擔任關東軍期間,梅津美治郎下令建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讓他們研究生化武器,導致東北人民陷入無盡苦難之中。梅津美治郎在東北出彩發揮,讓日本朝野認為他是個有用之才,便讓他接替東條英機成為日軍參謀總長。 末代參謀總長戰局越發不利于日本,造成東條英機內閣倒臺,小磯國昭成為日本新任首相。梅津美治郎接替東條英機擔任參謀總長,上任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試圖挽回敗局,認他如何努力依舊無法挽回日本全面潰敗的局面。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徹底沒有信心打下去,日本裕仁天皇見局勢不利于日本,只能宣布投降。 敗局已無法挽回,以梅津美治郎、阿南惟幾、豐田副武為首日軍高層依舊不愿意投降,認為日軍實力善存,不應該懼怕原子彈,應該依靠自身實力,頑抗到底,日本昭和天皇拒絕了他們建議。昭和天皇止戰決心已定,日軍高層見大局已定便相繼簽署了軍隊停止抵抗的文書,根本上杜絕了國內亂局。 梅津美治郎的結局1945年9月2日,重光葵外相、梅津美治郎參謀總長登上美軍“密蘇里號”簽訂投降協議。麥克阿瑟、尼米茲、徐永昌、弗雷澤、杰列維亞科五人分別代表盟國、美國政府、中國政府,英國政府、蘇聯政府先后在投降協議上簽字。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等國代表分別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戰爭結束后,駐扎在日本盟軍司令部便開始大舉逮捕日本戰犯,梅津美治郎本就作惡無數自然成為首要戰犯,迅速被逮捕入獄。東京審判期間,梅津美治郎始終為自己戰爭罪行進行辯解,認為自己并無過錯,可他在如何辯解又有何用,必然要為自己所犯下錯誤買單。 1948年11月20日,梅津美治郎被判處無期徒刑,之所以讓他逃過死刑主要原因在于他身患直腸癌晚期,量刑的時候超過半數法官不愿意判處他死刑。1949年1月8日,梅津美治郎便因癌癥死在監獄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