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連續做了兩場直播,也算得上過了一把小癮。阿珠曾經揶揄好像直播有癮。其實,這世上可沒有簡單的事。真正想要做成一件事,從來沒那么容易。 直播的內容,往往都是主辦方定好的,你只有應允的份,要不然就輪不到你來上臺。 第一次直播性教育,我愿意接受,是做心理咨詢7年來,遇到太多的心理問題絕大多數都源于性問題。性,原本沒有好壞之分,偏偏國人對性的問題遮遮掩掩,欲蓋彌彰。 不敢直視的問題,終將成為最大的問題。 為了一場性教育的直播,我收集了大量的材料,結合日常的案例,臨了,還覺得與那些“學院派”們有著不小的距離,于是又買了人家的課,仔細揣摩。 當然,最大的好處,自己在性教育上的知識結構也得到了完善。為以后的咨詢也做了更好的鋪墊。我一直都相信,只要你努力,總會有機會來垂青于你。 丁丁心理課堂邀請我做催婚的情感焦慮節目,我二話沒說,立即答應了下來。因為像我有三年的婚姻介紹,七年的心理咨詢,熟悉這個行業的,還真的不多見。 這主要還要感謝我自己當初的堅持。我做婚介主要還是以公益為主。很少會去想到以此謀生。不管是心理咨詢還是婚姻介紹,其實都不是我的主業。但這兩個兼職卻能幫到更多的人。 我的生命一直在課堂。我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是我本身對生命充滿了熱愛。我善待每一個學生,也珍愛屬于自己的課堂。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用生命來喚醒生命。 我熱切地希望我的學生能夠一生都對生命抱有敬畏之心,而不是輕易地去辜負生命。昨晚,得知一個消息,小城又有一個孩子輕易地選擇了自殺。 令我無比地震驚!每一個放棄生命的背后,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只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名普通的心理師,我希望用我的專業知識去幫助更多的家庭。 或許,你的一次不經意間的求助就能挽救一個生命,你的一次聆聽,就能拯救一個泣血的靈魂。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生沒有回頭路。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生命在降臨,也有生命不斷地逝去。昨天,連續聽到兩個不幸的消息:孩子自殺的,老人睡覺心梗走的。人生如此無常,生命總在悄無聲息之下給你意外。 寫到這里,突然莫名的傷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源于偶然,但都是有使命的。 有些人一生庸庸碌碌蹉跎了歲月,在25歲的年紀就埋葬了自己;而有些人一輩子很短,卻活得風生水起。來到這個世界上,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必須善待你自己,珍愛你自己。 人生的意義,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讓自己活得快樂幸福,然后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更好的活著。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生的價值。因為只要去探索,你就舍不得浪費生命。 而這些,都會要打破你的現有的舒適區。 就像你剛到一個新的地方,接受一份新的工作,你遇到的肯定會困難重重。你甚至會后悔當初的選擇。但是,新的挑戰帶給你的可不是一般的驚喜。 你若有能力,你就可以做到應付自如。困難對于那些勇敢者,只不過是小小的障礙。波瀾不驚的人生,沒有靚麗的風景。 就像我在做直播的時候,一個年輕人提了一個問題:既想要嫁給愛情,卻又渴望一切隨緣。這就好比有人經常說:順其自然的好。 真相是,不管順其自然還是一切隨緣的背后,都應該是經歷過全力以赴的努力之后,才有的心平氣和的接受命運的安排。我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 或許在有的人眼里,我是一個野心家。我最大的優點是接受努力之后的隨遇而安。就像七年前,我為了評高級職稱,做到了殫精竭慮。 然而,這世上有個最殘酷的現實是:不是你的努力,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捫心自問,我那么拼命地想要評高級職稱的目的是什么?究其原因,也不過是為了漲一點工資。 這雖然聽上去有點太過現實。但,認清現實總比蒙著頭過日子好。我沒有想象中的崇高。教師不過是一份職業。90%的教師,都是以此謀生而已。 至于,那些10%的,能夠真正品嘗到成功者的快樂,絕大多數得益于他們嘗到了甜頭。不管這甜頭,通過哪種渠道,但可以分得一杯羹的終究是極少數。 我從不排斥那些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的人。相反我很佩服他們。一個人的成功,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 我不能得到讓我處心積慮的職稱,究其原因還是時運不濟,自身的努力也不夠。我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不屑。或許突厥人的基因決定了我的善于投機的心理。 只要是我認為值得去做的事,我常常不計得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但,若是讓我覺得鄙視的,不管外人如何評價我,我自巋然不動。輕易不會被忽悠,更不要說被人利用的。 阿珠和我關系比較鐵的原因是,阿珠一眼就能看穿我的唯利是圖。“唯利是圖”表面上看是一個貶義詞,其實這個詞里,包涵了太多的智慧。不圖利,我那么努力干嘛? 沒有物質做基礎,所有的精神安慰都是耍流氓。我們追名的最后目的,也只有一個逐利的目的。 沽名是為了釣譽,釣譽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這利益說白了就是讓自己得到好處。不管是物質上的利誘還是精神上的愉悅,反正有利可圖。 作家里,我喜歡一個叫連岳的家伙。此人和我年齡相仿,但卻要深刻有趣得多。他說: 把精神看得高于物質,把讀書看得比賺錢高尚,這是致命的觀念。世界運行的真實規律是:沒有物質,不會有精神,賺錢比讀書更難、更高尚。 他還說“孩子呆在學校的風險比呆在市場上,其實更大。”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表示懷疑過。很快就聽到小城又一個孩子的墜亡事實,看到網絡鋪天蓋地的博士自殺溺亡的新聞,我終于不得不承認連岳文字的犀利。 這家伙,總能一針見血地揭開事物的真相。博士自殺,若按成本核算真是虧大了。不說你讀了那么多書,單是你因為無法容忍一個奇葩博導的欺凌,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尊嚴,得不償失。 最終把本該指向外部的憤怒轉變為對自己的攻擊。不論是跳樓的小孩還是溺亡的博士,不敢勇敢地對抗這個世界,最后只能傷害自己。 這樣看來,呆在學校的風險確實比呆在市場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歸根結底應該是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偏偏我們的孩子卻無法看到遠方的詩和風景,只能屈服于眼前的茍且。 因為他們看不到任何有利可圖的東西。這“利”,往淺處說是金錢,往深處說就是精神的愉悅。若連最小的利都謀不到,這人生還有什么意義。 或許有人會繼續鄙視我的“浮躁”,那就不妨讀一讀連岳的《別說“浮躁的社會”,那只能證明你傻》。哈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