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得明健身
得明學員問:為什么總是相愛容易相處難?夫妻之間到底該怎么相處呢? ![]() 大千老師:任何一對夫妻,都是因為相愛才走到一起,成為終身的伴侶,一起生活,生兒育女,侍奉老人。 每個人性格的問題、看問題的角度、處理方式都有不同,再加上其他人夾進來之后,大家在一起攪和,慢慢地就會產生矛盾。 結婚不止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兩個家庭的結合,觀念啊,生活方式啊,都不一樣,都需要磨合。 這個磨合需要雙方互相遷就、交流、溝通,當遷就、交流、溝通、協調不能使兩家磨合在一起時,當然就產生問題。 ![]() 剛一開始,可能某一方會忍讓,到后來這些東西都會爆發。 家里沒大事,都是這些瑣事最終導致升級,爭執不下,產生積怨。
慢慢地從愛到恨,愛恨交加,又愛又恨,久而久之,矛盾不可調節。 每個人都愿意表達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去執行,說白了就是覺得自己對。 但兩口子做事不是一個人,一個人自己覺得怎么對就怎么做,后果自己負責,兩個人就不一樣了,得搭配著做。 ![]() 一個家庭是兩個人的,兩個人必然有觀念的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辦事的方式不一樣。 再有婆婆、丈母娘插進來,這就是一鍋粥了。 誰受夾板氣,誰被孤立,所有的問題根源都出于各執己見,再夾雜親情。
這些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執見,堅持自己的看法,不做妥協,不做融合,不作溝通,不知道反思導致的。 ![]() 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們就喪失自信,遷就別人。 儒家非常經典的一個觀點,中庸,既不堅信我完全對,也不失掉自信,認為我完全錯。
只有做到這一點了,矛盾才有可能化解。要不然兩個人誰也不相讓,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婚姻是雙方的妥協,沒有妥協就沒有合作。 就像兩個人握了手,握了手就要感知對方嘛,要不為什么握手,婚姻就相當于雙方長期的握手。 ![]() 握手過程當中,你要感知對方,同時要把你的信號傳遞給他。 有個綁腿走路的游戲,兩個人把相鄰腿捆一起,然后往前走,這就是培養協作精神,感知對方腿的運動,讓自己跟對方協調在一起。 同樣,我們居家過日子,要感知對方,感知了對方,我們才有可能協調做事。 兩個人完全合節拍的,少之又少。你要不感知對方,冷冰冰的,天天光想著自己的,光想對方按自己的意愿做事,這就要出問題了。 像兩個圓一樣,合在一起,中間有個交集就可以了。其他的還是讓對方順著他的空間發展,順從他的天性。 ![]() 既然結合在一起,那么一定要照顧到對方的生活方式,行事方式,包容對方。 寬容,包括觀點上的寬容,同時包括給對方自由的空間。 好多人都愛的太緊了,天天盯著對方,把對方相當于軟禁了。 適當的松一松,你獲得幸福的幾率,要遠大于你緊緊地抱住。 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天天盯著對方,那就失去自我了。 所有東西都貼在對方身上了,出一點問題你就散架子,天就塌了,人其實還是要活出自己的。 |
|
來自: 為什么73 > 《大千老師德明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