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易友信箱收到一位女士的來信,信中訴說了女兒情緒憂郁的困惑。 易友是孩子的母親,女兒19歲,在理發店工作,平時工作比較忙,壓力大。 最近她發現女兒情緒波動比較大,較憂郁,看過醫生,吃藥后有所好轉,卻很擔心女兒的情緒狀態。 不知道如何讓女兒克服憂郁,更積極面對生活。為此,想通過易友信箱尋求幫助。 本期易友信箱針對易友的問題,結合曾教授《不生氣的活法》里的一些觀點,做出以下分析和解答。 希望易友能夠了解女兒的情緒狀態,幫女兒走出憂郁情緒,用積極陽光心態面對今后生活。 正確看待憂郁 首先,我們要對“憂郁”有個正確認識和態度。 曾教授講過,現在有一種病叫作“憂郁癥”。憂郁怎么會變成一種病呢? “人無近憂必有遠慮”,一個人現在沒有問題,將來就會有問題,因為人只要活著就會產生問題。 一個人只要活著,有一口氣在,他就不可能沒有問題。 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誰都有憂,誰都有慮,不用把它們太放在心上。 這樣調整觀念后,人基本就不會得憂郁癥了。 我們再看下產生憂郁一些原因。 為什么會出現憂郁 總結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
越不知道的事情,人越害怕。 對于一個19歲的女孩,剛剛步入社會,進入工作環境,難免會遇到很多自己接觸不到的事情,工作壓力大,這樣內心深處也會產生害怕。 如果不能解決,自己也會嚇自己,這樣情緒上就會產生波動。而年齡較小,不知道如何調整,就會出現憂郁的情緒。
憂郁如果在思想上、情緒上、行為上和生理上都產生越來越多的負面作用的話,那人就真的病了。 負面作用的影響,產生抑郁情緒,所以面對負面的影響,要及時調整。 可以看出,女孩有抑郁也是因為思想和情緒都影響。看過醫生,經過調整狀態已經好轉。
有抑郁情緒,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觀念,情緒管理沒有做好,觀念不正確,情緒就不可能穩定。 可以看出,易友女兒工作以后,出現工作壓力大的情況,情緒出現波動,但沒有及時調整觀念。遇到困難時,觀念看到積極一面,情緒也會由悲觀樂觀。 上面說過,憂郁每個人都有,適當的憂郁是正常的,如果過度憂郁容易給自己產生壓力。 這時候更多需要自我調整。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醫生。 那么,如何克服憂郁?下面簡單說一下 如何克服憂郁
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憂郁是從哪里來的,找出真正憂慮之所在。 建議易友和女兒一起分析工作后可能會憂慮的東西。 例如19歲剛接觸社會,職場經驗不足,人際關系不會處理,工作壓力大,有負面情緒,其實是很正常的時候。 易友可以和女兒一起分析,看工作以后到底擔心什么,把會導致憂慮的事情列舉出來,再去解決,就沒有憂慮了。 遇到問題把它找出來,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就順其自然,看事情如何發展。
任何事情都有兩方面的意義。如果他用正面的思想告訴自己,就會很積極樂觀一些事情。 建議易友要教女兒學會積極樂觀,不要總是用負面的思想來想每一件事情,那樣會覺得什么都是壞的。 如果一件事情發生了,積極看待問題,就會克服抑郁。 例如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積極的一面就是能和同齡人相比早步入社會,積累社會經驗,能夠得到歷練和成長。 工作壓力大,積極的一面就是能夠在工作中快速成長,學到更好本領。
曾教授講過,每個人都要提醒自己,不要長期把焦點注意在那種使自己擔心、害怕的地方,其實只要一轉移注意力,人就會把那些地方給忘記。 如果一個人認為生活有時候很明確,有時候不明確,有時候嘆嘆氣,有時候開開心,有時候這樣,有時候那樣,都是很正常的,那么他就不會憂慮。 建議易友能夠讓女兒認識到有抑郁情緒是正常現象,只要能積極面對,就能走出抑郁情緒。 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就會陪伴女兒走出抑郁情緒,心態會更積極。調整好自己的觀念,情緒就會穩定。 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醫生。我們的精神和身體都有自我調節能力,免疫力是身體最好的醫生,好心態是精神最好的醫生。 要對自己有信心 ,輕松戰勝憂郁,告訴自己這不是病。 西醫和中醫不同,西醫對癥下藥,中醫治未病。 “憂郁癥”這個詞也是從西方而來,所吃西藥具可能有一些外觀現象的緩解,但是有一定的依賴性,長期食用容易有一些后遺癥,對身體不利。 要學著逐漸擺脫藥物,靠自己意志力戰勝憂郁。 平時適當關注一些有關情緒管理,循序漸進! 如果想更好學習情緒管理,可以聽聽曾教授的《情緒管理》相關的課程,用專業的知識,調整自身情緒。 易友們,如果您生活中遇到困惑,易友信箱歡迎您的來信。 我們會給您專業的解答,會讓您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幫您盡快走出困惑,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 如果您有什么困惑 識別二維碼,立即提問 ▽ 10.定位不明,人生只剩迷茫!從這3個方面,快速找到你的定位…… 31.面對童年父親的任意打罵,冷漠的原生家庭,成年后的我們該怎么做? 39.現代人如何處理好家庭關系?遇到父母有過錯時,如何應對? 46.4歲孩子愛哭愛鬧還動手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