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消費者喜歡喝什么茶? 排在首位的自然是有著千年歷史的綠茶。綠茶是中國最古老、最傳統的茶類,也是消費人群最廣的一類茶。 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數據統計,2020年,綠茶的銷量占到中國茶總銷量的58%。在前幾年這個比例還要更高。 其次是紅茶。紅茶的銷量占比為14%。紅茶是世界范圍內流通最廣的茶類,近年在國內市場上也比較受歡迎。 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什么茶,首先考慮的肯定是自己的習慣。其實不同的茶,其制作方式不一樣,功效不一樣,適應的體質也不一樣。選擇紅茶還是綠茶,也要考慮它們不同的作用與功效。殺青是綠茶加工的關鍵工序,通過殺青,鈍化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等各種酶促反應,較多保留了鮮葉中的天然成分。因此綠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維生素C等主要功效成分含量較高。它的這些作用比較突出:綠茶多酚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可減輕自由基的損傷,延緩衰老。日本的研究人員還發現有規律地飲用綠茶,能延緩大腦老化,降低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綠茶可防治口腔疾病。飲綠茶一小時內,口腔中殘留的毫克級茶多酚類化合物能有效預防口腔疾病、清除口臭。茶多酚能抑制有害菌、促進有益菌,有調整腸道菌群的作用。藥理學研究表明,綠茶所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潛在抗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綠茶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還體現在茶多酚的降血壓、降血脂以及對心、腦的保護等方面。綠茶性微寒,易刺激腸胃,寒涼體質的人群不宜飲用綠茶。患有胃潰瘍等消化道慢性病的人群也要少飲或不飲綠茶。 紅茶茶鮮葉中的兒茶素類化合物在發酵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酶促氧化反應,形成茶黃素、茶紅素類及聚合物。由于發酵導致紅茶的主要化學成分和特性與綠茶差異很大,紅茶的這些功效比較突出:經常飲用加糖或加牛乳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潰瘍也有一定效果。紅茶中含有的茶多糖等營養元素,飲用后能夠增強人體的御寒能力。紅茶茶色素還可以改善人體(特別是中老年人)腸道微生物結構,維持平衡。荷蘭一項針對55歲以上老年人的跟蹤調查發現,飲茶量與粥樣硬化之間呈顯著負相關。每天喝1~2杯紅茶,可使患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降低46%。紅茶中的茶色素,還能顯著降低高脂動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茶色素還能改善血液微循環,預防高血脂癥。紅茶性溫,飲紅茶易導致上火。溫熱性體質的人群不宜多飲。另外,還需要注意,茶湯放置時間過長,可能會降低茶湯的營養成分和功效成分的含量。紅茶和綠茶,是最有代表性的兩類茶,也是六大茶類中性質對比最明顯的兩類茶。每個人由于體質不同,對各類茶的敏感適應性也不同。選擇喝什么茶,身體舒適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