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首語 人生路上,風雨飄搖,所遇的人形形色色。有人會為你雪中送炭,也會有人會落井下石。 就好比:有的人,能在你難過時,為你遞上一張紙巾;有的人,在你深陷低谷時,落井下石。 一個人與什么樣的人交往,其實取決于自身。 身邊所有的朋友、同事,都是來自于自己的選擇。所以,學習擇友,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功課。 人與人之間交往,慢熱一點,是一種睿智的表現。 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與別人交往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與人相處,“慢”一點,能給予彼此更好的審視時間。 不必和一個人“熟”得太快,不必在一段感情中太過著急表達自己,更不必為對方付出太多。 因為,真正的感情,都是需要時間去印證的。 02、太好相處的人,往往不能交心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那些太好相處的人,往往不能交心。 因為,太好相處的人,往往是“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的人,往往有很強的溜須拍馬的功夫,實際上,他的本事并沒有太多。這樣的人總是想著占他人便宜,為自己謀利益。 一個人和你“熟”得太快,往往帶有目的。他會讓你感覺到好相處。 之前,在我們單位,來了一個新同事,小張。 小張第一天,就請老員工虹姐吃飯,因為他健談、大方,又深知虹姐工作壓力大。他的大方、懂事,讓虹姐十分欣賞。 從那之后,虹姐隔三差五就給他安排活,在老板面前不斷美言他有能力。而小張呢,也一如既往地請虹姐吃早餐,喝下午茶。 但是,在年末競選經理的時候,小張毫不猶豫地將虹姐在工作中的漏洞,在老板面前抖了出來。 虹姐落選了。小張選上了經理后,從此再也沒有和她來往過了。 與人相處,不要和別人“熟”得太快。因為,太好相處的人,往往是“裝”出來的。 與人“熟”得太快的人,與這樣的人相處,可以談利益,不要談感情。更不要深交,因為吃虧的總是那個付出更多感情的人。 03、與人相處,“慢”一點 人與人之間相處,“慢”一點,給自己一點時間,用心去了解對方的人品。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中,四太太進門之后,覺得二太太對她是最熱情的,覺得二太太是大院子里最好相處的女人。 因為她好相處,所以四太太只與她親近。甚至,她還把三太太的秘密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她。 但是,令她沒有沒想到的是,二太太對她熱情是有目的的。原來,她想借四太太的手,把三太太扳倒。 四太太后來才知道,在大院子里看起來最善良的女人居然如此惡毒。而自己糊里糊涂地成了她手中的槍。 與人相處,不管別人看上去有多好,都不要急著交心,不要著急和她熟絡。 人生在世,做人不要有壞心,但是也要提防自己被有心機的人利用。 如若,在一段感情里,確立關系太過著急,往往會看不清對方的真正意圖,以及看不清對方的人品。那么,最終被傷害的幾率會大大提升。 知人知面不知心,別著急和別人“熟絡”,更有利于保護自己。 04、“慢”一點相處,保持分寸感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需要花時間去建立,也需要花精力去經營。 同時,一段感情中,好的相處方式,需要用心去建立。 所以,與人相處時,無論對方怎樣的身份,都不要著急和對方“熟絡”。 《喬家的兒女》中,喬四美在街上偶遇戚成鋼,被他的相貌和身材所吸引,就對他念念不忘。 只是一眼,她便覺得自己遇到了未來的老公,有了非他不嫁的念頭。 雖然,他人在部隊,看似正直,其實他有著一肚子花花腸子。 但是,喬四美沒有看清他的為人,沒有花時間考察過他的人品和內涵,便匆匆忙忙嫁給了她。 以至于,在婚后,她備受他花心的折磨,痛苦不堪。 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還是“慢”一點。保持好的節奏感,保持好的分寸感,很重要。 好的感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慢”一點建立的感情,往往更加純真,也更加牢固。 05、總結 人生路上,任何時候,別和一個人“熟”得太快。 郭德綱說:“天上有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要讓朋友拉一把,還得酒換酒來茶換茶。” 朋友也好,同事也罷,最初認識的時候,要保留三分。不要過早,過快地認定對方就一定是一個人品可靠的人。 與人相處,要有提防之心。 每個人都有別人不能碰觸的“雷區”,“慢”一點,能更好的了解別人,也能讓別人更好的了解你。 與人相處,不“熟”得太快,其實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度。 人與人之間相處,想要真正與之契合,其實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去磨合。 在一段感情中,只有彼此都互相了解,真實地認識彼此,感情才能長久的發展,才能建立出真正的情誼。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