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作用 疏通經絡:調理經氣,使瘀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用毫針刺、三棱針點刺出血、皮膚針叩刺、拔罐 調和陰陽:使機體從陰陽的失衡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刺募穴治療六腑病,刺背俞穴治療五臟病,便是“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刺法的典型應用,其核心仍是調和陰陽 扶正祛邪:扶助正氣而祛除病邪。疾病向良性方向轉歸的基本保證
針灸處方 (一)選穴原則 近部選穴、遠部選穴、辨證選穴和對癥選穴 1.近部選穴 腧穴近治作用的特點,體現“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療規律。 如眼病取睛明、耳病取聽宮、鼻病取迎香、胃痛取中脘、膝痛取膝眼等。 2.遠部選穴 腧穴具有遠治作用的特點提出來的,體現了“經脈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療規律,是針灸處方選穴的基本方法。通常以肘膝關節以下的穴位為主。 用于治療臟腑病及頭面、五官、軀干疾患,如胃痛選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腰背痛選足太陽膀胱經的委中;上牙痛選足陽明胃經的內庭;下牙痛選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等。 (二)配穴方法 按部位配穴和按經脈配穴兩大類。 2.按經配穴 按經配穴是根據經脈理論和經脈之間的聯系進行配穴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法、表里經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等。 (1)本經配穴法 指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時,即遵循“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治療原則,選用本經脈的腧穴配伍組成處方的方法。如膽經郁熱導致的少陽頭痛,可取率谷、風池、俠溪;胃火循經上擾的牙痛,可取頰車、內庭。 (2)表里經配穴法: 以臟腑、經脈的陰陽表里配合關系為依據的配穴方法。當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疾病時,取本經和其相表里經脈的腧穴配合組成處方。如風熱襲肺導致的感冒咳嗽,可選肺經的尺澤配大腸經的曲池、合谷。另外,原絡配穴法是表里經配穴法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 (3)同名經配穴法: 將手足同名經的腧穴相互配合組成處方的方法。本法是基于同名經“同氣相通”的理論,即名稱相同的經絡相互溝通、交會。如陽明頭痛取手陽明經的合谷配足陽明經的內庭。 如果你覺得有幫助,幫忙點個贊和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