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由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語文工具書著作。《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1] 《說文解字》內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為文字解說,字頭以小篆書寫。此書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逐字解釋字體來源;第十五卷為敘目,記錄漢字的產生、發展、功用、結構等方面的問題,以及作者創作的目的。《說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 [1] 《說文解字》原書作于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命徐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說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說文》多以此版為藍本,如清代段玉裁注釋本即用此版《說文》為底稿而加以注釋。 [1] 《說文解字》是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歷代對于《說文解字》都有許多學者研究,清朝時研究最為興盛。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的《說文釋例》、《說文句讀》尤備推崇,四人也獲尊稱為“說文四大家 |
|
來自: 三品丹法 > 《紅塵世俗事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