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千百年來,人類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和保健知識。 春天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又到陽春三月,冰雪消融,萬物復蘇,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活潑的景象。 人體五臟中的肝在春天也會變得特別活躍,這是因為肝屬木,喜條達,與春季升發之陽氣相應。 俗話說的好“養肝等于養命”,那么最適合養肝的春季,我們該如何下手呢? ![]() 春季養肝注意這5點 ![]() 肝主升發 飲食合理 ![]() 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不能過于補肝,過補容易導致肝火過旺,甚至肝氣郁結。養生尤以食補為要,中醫認為青色入肝,在春天可以多食青色蔬果來助肝臟的升發與疏泄。 同時飲食以清淡為宜,忌暴飲暴食,以利消化吸收,減輕肝臟負擔。 ![]() 肝主疏泄 調暢情志 ![]() 情志的改變,會影響肝臟的疏泄和陽氣的生發,導致機能紊亂,肝郁氣結誘發疾病產生,因此肝病患者春季應該更注意養肝,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樂觀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調暢。 在春季,可以選擇遠足、交談來緩解不良情緒;也可選擇用花茶來做茶飲,如玫瑰花等也能起到解郁的作用。 ![]() 肝主藏血 保證充足睡眠 ![]() 當今工作節奏快,往往超負荷工作,熬夜、長期在電腦前工作,都會導致肝血虧虛,出現睡眠質量不好、眩暈、便秘等亞健康的表現,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要保持肝血旺盛改善亞健康的狀態,首要的任務是保證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肝膽主令23時至3時,如果23時以后還在忙于工作和學習,入肝之血少,以至于不能很好的來完成肝臟解毒和代謝的功能,身體里面的“垃圾”不能及時清除,肝血則暗自耗傷。 ![]() 肝開竅于目 多動眼 ![]() 肝開竅于目,故春季養肝還要注意眼衛生,眼睛沒好好休息則肝就在一直工作而得不到休息。 經常伏案工作一族,要記得經常活動活動眼睛,2個小時集中用眼后要看看綠色植物,要遠眺,讓眼睛歇一歇,讓肝養一養。 當然也可以用枸杞、菊花沖泡當茶飲。 ![]() 肝主筋 多伸腰 動筋骨 ![]() 肝主筋,在長時間伏案過程中,記得多伸幾個懶腰,每天動動筋骨,從世界衛生組織對正常人運動推薦來看,每周5天運動,每天30分鐘,3000米快走,是春季養肝的重要部分。 但在早春時節,清晨氣溫低,易受“風邪”侵害,不建議早起鍛煉,以太陽出來時或傍晚4點左右鍛煉為適宜。上班一族也可選擇晚上9點左右(空氣質量相對較好),但不宜再晚以免影響睡眠。 肝氣順暢的5個動作 ![]() 十指梳頭 十指梳頭是春天里疏利肝膽最好的方法之一,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當然早上做最好;因為休息一晚,我們難免出現氣血循環慢,這時十指梳頭300個以上,一是順應陽氣生發之勢;二是可促進頭部氣血循環加快,推動任督二脈氣血循環加快,再帶動身體十二正經氣血循環加快。 春天脫發嚴重的人群,就更要多梳頭;本來發根牢不牢固歸肝管,這時梳頭見效最為明顯。 ![]() 圖片來源網絡 按揉、敲打腋窩 因為“肝有邪聚腋窩”,我們經常說的副乳實際上是肝氣郁結造成的。我們可以在睡覺之前,按揉腋窩左右各5分鐘;白天敲打腋窩左右各10分鐘,一天2次。 左手抱著后腦勺,打開腋窩,右手力度適中,敲打左腋窩。 ![]() 圖片來源網絡 敲打大腿內側段 肝經從大腿內側循經而過,也容易在這里瘀堵出現疼痛點。我們每天從大腿根向膝蓋方向敲打2次,每次10分鐘,左右腿都要敲打。 如果大腿內側出現疼痛點,一定要多按揉、敲打直至其消失為好! ![]() 圖片來源網絡 踩圓棒 腳底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全息穴位,人體臟腑及各器官在腳底都有反射區;肝在腳底也有反射區,腳底的地筋也對應著肝,所以踩圓棒有很好地疏肝理氣的作用。 你坐著雙腳踩,還是站著單腳踩都可以;為了節約時間一般建議大家坐著,雙腳同時踩在圓棒上滾動10分鐘,一天2次。因為踩圓棒對腳底刺激大,晚上最好9點以前踩結束。 ![]() 圖片來源網絡 搓太沖穴 太沖穴為肝經的原穴,容易發脾氣和生悶氣的朋友,因為肝氣不舒,你按揉太沖穴,會有明顯的酸脹感,如果有,那么我們就一定要堅持搓揉到太沖穴不痛為止。從太沖穴向行間穴搓揉,每次左右腳各3分鐘。 ![]() 圖片來源網絡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我們人體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是肝旺之時。 因此,在春天我們要謹記養肝5點、5個順暢肝氣動作練起來,保證肝氣升發柔和舒暢。這樣我們全身氣血循環通暢,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