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省考陸續出了公告,咨詢我關于如何報名的人多了起來。 但我也很無語,每個人的基本情況不同、需求不同,問我這個,就好比問紅娘你們想找啥對象一樣。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孫子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于無算乎?” 運用數據來解決問題,一直是我推崇的,這就好比材料是申論答案的支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數據賦分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做出合理的選擇。 那么我們開始吧。 ![]() 第一步:下載報名表,初步篩選你所能報考的崗位,排除你明顯沒興趣的,最后多剩下不超過5個崗位,越少越好。今天以5個為例,這里可以運用一票否決制,比如只考本地的,那么其他的單位統統去掉,減少干擾因素。 然后列出跟這五個崗位有關的因素條件。 比如我們常見的擇崗因素有:上岸需求、發展前景、地區限制、忙碌程度、福利待遇等(根據每個人不同可適當增減)。 因為許多人第一次接觸,把這五個因素簡單做個介紹。 1.上岸需求:就是你其他不考慮,只要上岸就行,那么按照限定條件、招聘人數、區域因素、崗位級別等進行排除,比如從專業限制看,專業越高,分數越低,比如“僅限博士研究生”的,進面分數線往往特別低,不是博士就分數高的。這里還有個大概的參考:報名人數>專項計劃>基層工作最低年限>考證要求>學歷要求。也可以適當參考報名人數,但是70%以上的人選擇最后兩天報名,所以只能適當參考。 2.發展前景:從平臺來看,省直>市直>區直>縣級,從機關屬性來說,黨委系統>政府系統>人大、政協(法檢系統看個人需求);從部門屬性來說,綜合部門比如辦公室和核心業務處室往往上升機會更大。 3.地區限制:主要是本地和外地,都是本地,按照離家的遠近選擇;然后按照經濟發展程度進行大概選擇。 4.忙碌程度:通常是綜合部門大于單一條線,經濟發展相關部門大于其他條線,比如兩辦>發改、經信>農業、水利>統計、檔案等。比如前幾天有人問我九三學社咋樣,我就說九三學社唯一的缺點就是會閑的想自殺。 5.福利待遇:這個參照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一般房價貴的地方福利待遇好點,但是不絕對。最好具體咨詢當地人士,因為即便同一個地級市,不同縣市區的待遇差別也會很大。 以上只是個簡單的參考,具體可以問問一體制內的人,多問幾個,因為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看到的東西推測的,不一定是準確的,最好問領導干部或者有常委單位工作經驗的,相對客觀點。至于網上的,我只能呵呵了。 ![]() 第二步:根據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我們列出分值,最高分為10分,當然這個劃分不一定準確,就按照自己心中的渴望程度來,如果確實無法確定,那就按照從高到低依次降低2分來。 比如,我最看重上岸需求,那么我給這項打分為10分;如果我也很看重發展前景,但是沒有上岸需求那么迫切,我就給他8分。所以表格我是這么列的: ![]() 第三步,給每一項空格打上自己認為的分數(10分最高) 比如,我覺得崗位1招10人,是市本級,上岸率高,我就給他打9分;崗位2招6人,是鄉鎮,非三不限,相對上岸更容易,我就打10分;崗位3,就招一個,而且很熱門,就打2分。最后的表格這樣: ![]() 第四步:相乘并得出總分,分數最高的就是自己最好的選擇 ![]() 最后得出結論,崗位1總分166分,崗位2總分201分,崗位3總分175分,說明崗位2對我來說,更為合適。 另外,如果總分非常相近,按照最看重的前三項分數,比如崗位1和3只差9分,但是崗位1的前三項得分為130分,崗位3的前三項得分為116分,說明崗位1更適合我。 當然,這種方法只是讓你安心點,本質上和擲色子區別不大,因為未來會怎么樣,我們誰也不知道。 我們活著,其實很多問題,不就是求個心安嗎? 另外,友情提示幾點: 第一,不要最后一天才報名。最后一天報名人很多,審核的話至少要一天,如果你的條件不符合,就失去了本次考試的機會,建議倒數第二天報名,人數也相對穩定,基本可以看出來競爭情況。 第二,輕易不要選擇外地和鄉鎮。許多去了外地的都后悔了,當然如果你對這方面確實不在意,記住是不在意而非不介意,那么無所謂。如果只是想作為跳板,調動也比你想的更難,不亞于你辭職重考。真要異地報考,也要大城市,不要去鄉鎮。至于鄉鎮街道,就不多說了,懂的都懂,不懂的自己問問就懂了。 第三,盡量避開只招一個人的崗位。先進面才有機會談上岸,如果只招一個人,但凡有一個學霸,你就可能是分母。而招錄人數每增加1個,就意味著面試人數多3倍,進面試的機會就會大很多。 第四,不要被招考單位的崗位嚇住。許多人說,招的是文秘崗,我不會寫材料啊。其實單位招人的崗位,和你實際從事的崗位未必一樣,而且進去之后,調整崗位的難度遠比換單位的難度小,所以只要單位你中意就行,崗位什么的不重要。 第五,不是崗位硬性要求的證書、榮譽,能不寫盡量不寫。公務員招錄只看你的分數,政審又是負面清單,你的這些統統沒有任何參考意義,而且還有負作用,寫了就一定會審核,萬一找不到證明材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但是崗位條件要求的一定要寫上。 第六,請相信省考的公平性。不要被網上一些腹黑言論誤導,那些人99.99%是體制外的,而且99.9999%沒有經歷過招考全流程。考不上的唯一原因,就是你不夠優秀。 第七,天道有缺,大道無常。想挑一個最好考的職位報名,無疑是異想天開。公考報名是幾十萬人同時線上博弈,每個人都想選最好考的,結果是每個人都無法選到最好考的。所以,報名結束,啥也別想,專心復習才是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