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從古代的結繩記事開始,慢慢演變,到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漢字,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進程。 在這漫長的漢字演變過程中,曾經有一位女性造了18個漢字,她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 能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占據一席之地的女人,已經是少之又少,但像武則天這樣能夠君臨天下的,幾千年來也只有她一人。 武則天當政時期,對國家經濟、政治、文化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文化方面,她還造就了18個漢字,但目前已有17個被廢除,只保留了一個,還無人敢用。 
武則天稱帝 在唐高宗去世以后,朝政大權落到了武則天的手里。武則天一心稱帝,卻受到一些朝臣們的極力反對,認為從來沒有女人當皇帝的先例,這是陰陽不合,乾坤顛倒,還有人罵“牝雞司晨”。雖然武則天已經大權在握,但面對這些朝臣們的反對言論,也十分苦惱。 當時武則天的一位支持者,叫宗秦客,他在聽取了反對派的言論以后,造了一個“曌”字,獻給了武則天。他說太極分陰陽,女人為陰,男人為陽。大臣們難以接受武則天稱帝,是因為他們覺得陰盛陽衰。陰陽得不到平衡,就會天下大亂。而這個“曌”字,有日有月有空,意思是日月凌空、普照大地。它使陰陽得到平衡,自然可以天下太平,朝臣們也不好再說什么。 于是,武則天改名武曌,這個字的出現,讓武則天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皇帝,改年號為周,這一做法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武則天造字
也許是受到宗秦客造字的啟發,武則天對造字也有了偏愛,曾先后五次下詔,一共造了18個字。與其說武則天是對造字的偏愛,不如說是她為了穩固自己的帝位,而改造了一些字,用漢字來釋放一些特別的含義。 這18個字分為:日、月、星、天、地(前5字為天象日月類)、照、人、君、臣、國(中間5字為國家君臣類)、載、授、證、圣、初、年、正(年號類)等。 
武則天造的字,是把一些已經存在的文字進行改造,賦予其新的用法,但每個字都別出心裁,有特別的含義。 就像“臣”字改為“一、忠”,含義是“一生忠于皇帝才是臣子”; 再看看這個“國”字,它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口中帶武”,意思是武氏天下,而另一種是“口中有八方”,表達國家疆域之大。 
還有“初、載、天、授、君”等字,武則天將其改成了新字之后,這五個字里面都含有“幾”結構的字。 武則天為什么要這樣改? 其實很簡單,因為古代當皇帝的都是男性,而武則天卻是個女人。所以武則天將這些字改成了跟“鳳”、“凰”一樣,這種以“幾”為結構的字,來展現自己身為女皇的威嚴和尊貴。 
改的字中,比較特殊的是“月”字,因為先后被改了兩次,第一次是“外圓內帶卐”,這個字帶有明顯的佛教印記。應該是源于武則天與佛教的那層淵源,武則天登基后一直在宣揚佛教,所以第一次改“月”字,顯然是武則天崇尚佛教的一種體現。 當時的佛教大肆興起,激化了國內宗教之間的矛盾,所以武則天在天授二年(691年)下令頒布《釋教在道教之上制》,明確了佛教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民間宗教的矛盾。也正在此時,“月”字第二次被武則天修改。 為什么武則天要造字? 很多人認為武則天造字,根本不符合文字的發展規律,全是以繁代簡,屬于多此一舉,而且還都帶著封建迷信色彩,受人唾棄遺忘。 實際上,武則天造字的初衷也并不是為了發展漢字,而是為了靠這些漢字來鞏固帝位,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次,她是為了登上帝位,改名為曌,為自己大造聲勢,順利登基。 后來,她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造了一些字,展現自己女皇的威嚴和尊貴。 而且歷朝歷代都沒有皇帝造字這樣的先例,她既然成為第一位女皇帝,自然也想開創皇帝造字的先河,做一些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事。 
字被廢除 由于武則天造字屬于由簡到繁,也并不符合漢字演變的規律,跟歷史發展趨勢完全相悖,所以則天文字被廢除也是遲早的事。 武則天造的字,大多是為了加強自己的威望與對政權的穩固,所以這些漢字,帶有太多則天女皇時期的獨特色彩,使用范圍狹窄,僅沿用了15年。 唐文宗一登上皇位就宣布廢除新字,用回以前的文字。但由于武曌是武則天的名字,史書出于對武則天本人的尊重,就將“曌”字沿用下來,才得以流傳至今。雖然僅有這一個字流傳了下來,卻很少人敢用。 這畢竟是女皇的名字,在唐朝時期,是不允許其他人使用的。而且這個“曌”字有“日月當空,陰陽共存”的意思,也就是男女平等,但在唐朝之后,依然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所以很少有人敢用這個字。 即便到了現代社會,這個字因為筆畫過于繁瑣,在生活上這個字也沒有什么含義,幾乎沒人會用。但近幾年,一些父母會給女孩起這樣的名字,希望女兒將來可以成為人中龍鳳。 結語: 縱觀武則天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歷史文獻對她也是褒貶不一。在武則天死后,在陵前豎起了無字碑,千古功過任由后人評說。她這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做法,就跟造字一樣,總要找點歷代帝王沒有做過的事情,來彰顯自己這個特別的存在。 對此,您怎么看?認為武則天造字,是多此一舉?還是讓后世對她這個一代女皇有了更多的一種了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