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不僅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佐料,還是很多人眼中的“抗癌之王”,不僅能抗癌,還能殺菌,對人體好處多多,也是很多科學家眼中的“抗癌食物”。 《美國癌癥預防研究》雜志近來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吃2次以上的生蒜其肺癌的風險下降44%,大蒜真的具有抗癌作用嗎?怎樣吃更健康? 權威研究:常吃大蒜可以預防癌癥?首先,必須肯定的是大蒜的營養還是非常豐富的,它也有很強的殺菌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政府曾經收購了許多大蒜,榨出蒜汁并和以清水,然后涂在繃帶上用來敷裹傷患,這一措施挽救了數十萬士兵的生命。 關于大蒜防癌抗癌的研究有很多。在1957年,美國兩位學者從大蒜油中分離出一些蒜臭素并將它喂給一些已經接種過癌細胞的小鼠,結果沒有一只發生癌癥,而另一組接種了類似癌細胞的小鼠,很快就發生了癌癥,并因此而死亡。 事實上,之后的多項研究提示大蒜對預防癌癥有作用。2006年的一項研究提示,食用大蒜頻率越高發生口腔癌、食道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風險越低;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的一篇文獻也指出,大蒜具有保護胃部和結腸的作用,可以降低癌癥發生風險。 在我國,關于大蒜的研究也有很多,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也有研究表明,大蒜對胃癌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大蒜真的能抗癌嗎?攝入量是難題大蒜的防癌效應主要原理如下: 1、大蒜對胃內硝酸鹽還原菌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這可以抑制體內亞硝胺的合成,亞硝胺被認為是強烈的致癌物之一; 2、大蒜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刺激作用,這種刺激作用大大加強了對癌細胞的免疫監護作用; 3、大蒜及其活性成分如有機鍺、硒、SOD等可以抵抗致癌物導致的細胞的突變,并對癌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吃大蒜可以抗癌還不是很準確,就像藥物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一樣,拋開劑量來談大蒜抗癌還是不實際的。事實上,我們日常攝入的大蒜其有效抗癌成分是遠遠不夠的。而大蒜每天的食用也不宜太多,過多的大蒜攝入會刺激胃腸黏膜,對于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人群可能加重病情,對于存在腹瀉的患者也不宜吃大蒜,否則會加重腹瀉。 當然,這也不能因此否定大蒜對于健康的益處,包括開胃促進消化、殺滅口腔、胃腸道有害細菌、改善身體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血糖作用。 常吃大蒜好處不少,怎樣吃更健康?大蒜怎樣吃才健康?大蒜研究專家認為,大蒜之所以可以有如此多出色的功效,是因為它含有蒜氨酸和蒜酶這兩種有效物質,這兩種物質通常靜靜地躺在新鮮大蒜的細胞中,一旦將大蒜碾碎,這兩種物質就可以相互融合形成一種沒有顏色的油滑液體,這就是大蒜素。 大蒜素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它可以通過與細菌中的胱氨酸反應生成結晶體沉淀,從而發揮殺菌效能。不過大蒜素非常怕熱,一旦遇到熱非常容易失活。從這個角度來說,生吃大蒜更可以發揮理想的效果。 還需要指出的是,食用大蒜時,最好將大蒜搗成蒜泥,并且將其放置10-15分鐘,這樣可以保證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氣中結合形成大蒜素。 還需要指出的是,將大蒜發酵可能更加富有營養。可以說已經超越了原有鮮蒜的功效。研究表明,發酵大蒜其抗衰老、抗氧化、改善免疫功能方面是普通大蒜的5-10倍,看看這些抗氧化物質的變化:SOD為普通大蒜10倍,多酚物質是普通大蒜5倍。除此之外,經過發酵的大蒜完全避免了普通大蒜辛辣刺鼻的氣味,食用后社交不會受到影響。 總體來說,大蒜是很好的健康食物,具有殺菌、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尤其是生吃或發酵大蒜效果更好。但大蒜畢竟只是食材,日常的用量很難發揮出防癌效果,尤其存在腸胃疾病、腹瀉的患者更是不宜多吃。真正預防癌癥,不是靠吃某一種食物,而是要健康飲食、科學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更有利于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