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帖子:為什么你越來越少發朋友圈了?
有一個回答得到了大部分人的點贊: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能與人說的卻沒有幾件。
不管悲傷還是喜悅,大多數時候我們都選擇沉默。因為有些事即便說出來,也沒有人能幫忙分擔和化解。
《奇葩說》中,蔡康永曾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他因為某些事情心情很糟糕,于是便打電話跟身邊的親朋好友訴說。
沒想到朋友們卻說:你是蔡康永唉,你都崩潰了,我們該怎么辦?
蔡康永感嘆到:我是蔡康永又如何呢,我也會難過啊。
最后,他還說到:人生不能寄希望于別人,不管別人是善良的還是額度的,如果你覺得他們幫不上忙,那你展現的崩潰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困擾。
人生就是一場單槍匹馬的旅程,你的悲歡離合,別人無法感同身受,也愛莫能助,
有些傷口,只能獨自舔舐。越是在低谷的時候,越不要打擾任何人。
再多的眼淚,都只能吸引看熱鬧的虛言假語;再難過的訴說,都只會變成被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或許,在生活中你常常有這樣的經歷:
當你抱怨老板太過苛刻,工作太累的時候,別人會斥責你:比你累的人比比皆是;
當你感嘆孩子太難帶時,別人會訓誡你:你又沒有經濟來源,還敢經常抱怨;
當你因失戀痛苦流涕時,別人會嘲笑你:不就是失戀嘛,大題小做。
……
悲喜從來不相通,你的悲傷難過只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無法真正看清你傷得有多深。
人生在世,需要學會苦樂自渡,熬過這些靜默無聲的時刻,你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和強大。
古人常說:打落牙齒和血吞。當你能咽下委屈,藏起眼淚,便能成就自己。
網上流傳過一份白皮書,里面的主角可謂是家喻戶曉:
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德云社的創始人,成名之前當過手表,變過家產,表演過雜耍;
玻璃大王曹德旺,事業有成之前過得很糟糕,十幾歲被迫輟學,當過小販,賣過香煙,修過自行車;
金雞獎得主張小斐,火遍大江南北之前沒人認識,她足足用了十六年才從邊緣走到舞臺中央,憑借電影《你好,李煥英》一舉成名。
登上山頂之前,誰不是身處低谷?功成名就之前,誰不是默默無聞?受人尊敬之前,誰不咽下點委屈?
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你可以在黑夜里獨自哭泣,只要記得天亮之前擦干眼淚,打起精神。
因為,狂風暴雨之后必然有彩虹,漫漫黑夜之后一定會有黎明,河面再寬也有靠岸的時候,只要你繼續前行。
作家馬丁曾說:每個功成名就的人,都有過無人噓寒問暖的日子。
人生海海,有起有伏,再大的困難也不許持續一世。
身處低谷,不要總想著讓別人理解你。一個成熟的人,應該學會隱藏悲傷,獨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