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元勛中的武林高手:許世友名氣最大但武藝并非最高,一向溫文爾雅的周總理其實深藏不露,師從名師武藝高強。 開國將帥中,論功夫,許世友的名氣最大,不過他的武藝并非最強,最強者另有其人。 在十大元帥中,朱德、彭德懷、賀龍、陳毅等人都是練過武的,只是練的程度不同,其中能稱得上是武林高手的,恐怕只有賀龍。 賀龍出生于武術世家,他的爺爺賀良仕是清朝的武舉人,能“馳駑馬,挽強弓”,有一身好武藝。受爺爺影響,賀龍自幼習武。 紅軍時期,賀龍有一段時間住在武當山,和武當山的道長徐本善交流過武藝,還學習了武當拳法,因此,盡管賀龍很少出手,但他的武藝非常了得,開國將帥中能勝過他的寥寥無幾。 大將中,粟裕、徐海東、陳賡都是練家子。 不過這里面當屬陳賡的武藝最高。 粟裕自小就愛練武,他把沙子灌入竹竿中,然后用力地揮舞著沉重的竹竿,有著一身比較不錯的武功。徐海東是窯工出身,他在無意中遇到了八卦掌的傳人范青峰,范青峰見他是個練武的奇才,就收他為徒,教他八卦掌,徐海東的武藝之高,連許世友都甘拜下風。 陳賡也是武將世家出身,他的爺爺在清朝的時候是清軍管帶,和賀龍一樣,陳賡也是自幼跟著爺爺習武,精通各種武藝。 抗戰勝利后,陳賡代表我黨去見美國人,美軍貝爾上校聽說陳賡武藝高強,就讓自己的保鏢吉姆和陳賡切磋,結果陳賡只用一掌就把保鏢擊倒在地,引得貝爾上校連聲稱贊。 上將中,武藝最強的是許世友和賀炳炎。 許世友出身少林,武學天賦極高,早年就練就了一身極高的武藝,開國將帥中,武藝能勝過許世友的屈指可數。由于許世友生性豪爽,留下來的傳奇故事極多,同時,許世友晚年還被推舉為中國武術協會名譽主席,對民間武術發展的貢獻極大,多種因素下,許世友幾乎成了開國將帥中武術高手的代名詞了,名氣極大。 賀炳炎上將也是一位高手,他九歲的時候就投入武當門下,學了幾年武藝,紅軍時期又跟著賀龍,耳濡目染下也學了不少功夫。 后來,賀炳炎在一次戰斗中失去右臂,就改學左手刀法,是軍中赫赫有名的獨臂刀王。 中將中,當屬錢鈞、孫繼先的武藝最高。 錢鈞是許世友的同門師弟,他也在少林寺待了幾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練功,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紅軍時期他四次參加敢死隊,每一次都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嚇得敵人聞風喪膽。全國解放后,錢鈞仍堅持早起練武,活動拳腳。 孫繼先是楊氏太極拳傳人,他從寧都暴動到抗美援朝戰爭,參加大小戰斗上百次,每次都英勇作戰,同時還毫發無損。紅軍長征到湘江的時候損失慘重,身為營長的孫繼先卻表現得異常勇猛,直接帶著部隊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成功突圍后,他手上的大刀幾乎成了鋸子,身上的衣服沾滿了血跡,而他自己卻毫無傷痕。 孫繼先由此一戰成名。連一向狂妄的許世友聽說此事后都大為贊嘆,直言“我老許佩服”。 尤為一提的是,許多人眼里溫文爾雅的周總理其實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只是被他非凡的外交手段和治國才能掩蓋掉了。 周總理早年的時候曾跟韓慕俠習武,韓慕俠是名震華夏的武學宗師,而周總理在武功方面的悟性極高,一點就通,一學就會,很快就成了當時武館內叱咤風云的武林高手。 黃埔軍校成立后,韓慕俠受邀到黃埔軍校當教官,傳授學員武藝,彼時的周總理正好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師徒二人時隔多年再次見面,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 韓慕俠發現,這位弟子的武藝越來越高了。 后來,周總理組建了中央特科。 在特科秘密工作學習班上,武藝高強的周總理親自傳授戰友們功夫,親自指揮“紅隊”營救同志、刺殺投敵叛徒,于虎口鋤奸,先后處決了罪大惡極的叛徒何家興、戴冰石、白鑫以及國民黨特務頭子王斌、馬紹武等人。 因為忌憚周總理及其領導的特科,戴笠、毛人鳳多次派人抓捕甚至是刺殺他,但他們一次都沒有成功,這和周總理的武藝有很大關系。 論武藝,溫文爾雅的周總理不在賀龍、許世友等人之下,甚至還有可能更勝一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