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可以,其實不然,但下一次,我一定可以。————小城雨田 這是一次全程馬拉松比賽(42.125KM),一個人,一臺跑步機,三根香蕉,一個飲水機,一只水杯,一個上午。 2018年的第一天,給自己辦理了一張兩年健身卡,現在是晃蕩在這個健身房的第26天,而跑兩個全馬是我給自己在2018年制定的計劃之一,每一步看似無意,卻像小說里的伏筆一樣帶有因果,恰巧今天休假,就從今天開始。 8點吃過早餐,10:30抵達健身房分開始奔跑,戴上藍牙耳機,打開“得到”,有過兩年的跑步經歷,半程馬拉松也參加過近十次,跑步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尤其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空間中,網易云,得到,喜馬拉雅都是不錯的音頻軟件,既達到健身的效果,又補充了自身的知識庫。 兩個小時后,藍牙耳機自動關機,半程馬拉松已經完成,在此過程中只是補充了幾次水,一切正常。但之后左腳踝關節開始疼痛,嘗試著改變跑步的姿勢,完成矯正,但發現這樣的設想無法實現,跑步機有別于室外跑,只能以一種姿勢向前奔馳,除非步行,如此就嚴重影響了時間,3公里后,右腳踝關節也出現疼痛,這其實這只是一種身體的預警機制,因為之前沒有這種級別的長跑訓練,身體會出現抵制現象,3公里后,疼痛感在淡化,直到完全的消失,30公里后,一陣寒意襲來,感覺身體流淌的汗,滴在皮膚上只會更加冰冷,于是補充了三根香蕉,這種感覺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但并沒有消失,應該是體內的能量消耗殆盡,而沒有得到補充的緣故,這個時候,功能性飲料其實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劑,或者自制葡萄糖(鹽糖水混合物)。雙腳踝關節的疼痛感也在加強,由于是前一天決定長跑,跑鞋并未隨聲攜帶,只穿了一雙普通的運動鞋,不得不承認,鞋子是一雙很好的輔助工具,除非你經過大量的長跑訓練,促使腿部的肌肉和關節得到強化。 一邊跑,一邊走的過程中,又消滅了7公里的距離,以37公里、250分鐘,這樣的數字結束這次比賽,如果說有什么值得記錄的,就是經驗,食物、裝備、還有長跑訓練。 下一次備戰應該在6月份左右,完成最后的五公里。 小城雨田 2018/1/27 p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