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投旋覆代赭湯加柴胡、大黃、沉香邢蔭桐老朽調理胃病、嘔惡、逆氣上沖、打嗝、噯氣、呃逆、長出氣,認為女性較多,和肝氣郁結有關,應疏肝降沖下氣,投《傷寒論》旋覆代赭湯,加柴胡散肝條達氣機、大黃降逆從肛門排出,人們嘆為巧治。處方以代赭石40g為君,次則旋覆花15g、人參6g、半夏15g、甘草3g、生姜15片、大棗10枚(劈開)、柴胡9g、大黃3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重者六小時一次,日夜不歇,直至全愈。老朽臨床運用,收效可觀,加入沉香3g引逆氣下潛,更為有益。 小郎中按:旋覆代赭湯的經典方證原文是: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由此條文我們可以看出,此方是針對于傷寒經過發汗吐下后出現的心下痞硬,噯氣的癥狀。經過發汗吐下后,傷及人體正氣后而出現的這些癥狀,因此本方的基本病機是脾胃氣虛,胃氣上逆。所以此方主要針對的是虛證的痞滿噯氣,無寒熱錯雜。和瀉心湯諸方有明顯區別,臨床上應詳細辨別使用。 張老在本文中引述邢蔭桐老先生調治胃病的經驗,以噯氣,打嗝,呃逆為主癥,女性多發,與肝氣郁結有關,可在旋覆代赭湯的基礎上加用柴胡和少量大黃,以起到疏肝理氣,降逆化濁的作用。方中代赭石用量宜大,降逆作用突出。少量大黃起到降逆作用,給濁氣和胃腸之氣有個出路,增強降逆理氣之功,可能有部分醫者會認為既然是虛證為什么還要加大黃呢?小郎中認為關鍵是在用量,少量的大黃不會影響整個方子的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的功效,反而加入少量大黃可以引導逆氣下降,起到時半功倍的療效,中醫不傳之秘在量,用量準確方才有效。張老認為還可加入少量沉香以增強作用。 小郎中認為《本草新編》中對代赭石的論述比較詳細準確,現引述如下:代赭石,味苦而甘,氣寒,無毒。入少陽三焦及厥陰肝臟。治女人赤白崩漏帶下,暨難產胎衣不下,療小兒疳疾瀉痢驚癇,并尿血遺溺驚風,入腹可愈。經曰∶怯者,驚也。怯則氣浮,重劑以鎮之,代赭之重,以鎮虛逆也。孕婦忌服,恐墮胎元。此物有旋轉乾坤之力,藥籠中以備急用,斷難輕置。代赭石雖能旋轉逆氣,然非旋復花助之,亦不能成功,二味必并用為佳。 或問代赭石體重以定逆,何以能轉逆耶?曰∶代赭石非能轉逆也,旋復花實能轉逆耳。然則轉逆用旋復花足矣,何以又用代赭石乎?不知旋復花雖能止逆,而不能定逆。用旋復花以轉其逆,復用代赭石以定之,則所轉之氣,不至再變為逆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使用。因自行使用產生的任何問題,本號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本號不承擔線上網診處方,可提供中醫相關問題咨詢。如需問診,請到線下面診。 飛雪初降已暮天 燭影搖紅憶殘年 春來人言無限好 吾愛書城不羨仙 志存高遠修仁術 勤勉篤行勵后學 一襟明月,抱拙博覽古今書 兩袖清風,懸壺濟世百年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