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對王牌》作為浙江衛視的“王牌綜藝”之一,其新一季的節目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開播前一天放出了宣傳片,與《開端》進行了夢幻聯動,《王牌對王牌》官宣的消息被迅速頂上熱搜,把觀眾的期待值直接拉滿。 原班人馬回歸,但節目效果卻并不好。口碑兩極分化,爭議不斷。 歡迎進入“鳳娛指數-影劇綜榜單”小程序,搜索“王牌對王牌 第七季”并發表你的看法。 在鳳娛指數上《王牌對王牌 第七季》大眾評分6.0,專業評分5.7。 從大眾評論來講,好壞參半,有觀眾吐槽廣告太多,也有觀眾非常期待王牌家族的回歸。 從專家評論來看,《王牌》這幾年口碑一直在走下坡路。 總是出現的情懷殺和低劣剪輯是最大槽點。 也有專家評價道:“《王牌7》將廣告硬懟到觀眾面前,沒有了新意,越來越不好笑了。” 而截止到目前,豆瓣甚至還沒有評分。 《王牌對王牌》此前的口碑可以說是一點點打下來的,逐漸被人稱為“內陸第一綜藝”。 如今,首播可以說是差評一片,難道說國內綜藝真的沒辦法打破一季比一季爛的魔咒嗎? 01 廣告中找細碎的綜藝流程 第一期節目圍繞著“宋韻之美”展開,走進宋代少年王希孟筆下的《千里江山圖》。 嘉賓們以文人雅士的娛樂方式,將宋代詩詞、典故、民俗等經典都融入到各個環節中展開比拼。 立意很好,而節目最大的槽點就是廣告太多,把本就平庸的節目流程擠個稀碎。 被網友吐槽,除去電視臺正經播放廣告的時間,還在一個半小時的節目里插播了7個廣告共10遍。 觀眾甚至懷疑,我是在看綜藝還是在看電視導購。 直言你不如改名成《廣告對廣告》。 除了廣告的大量植入外,節目內容也被詬病良多。 游戲環節和宣揚傳統文化間沒有做到相輔相成,最后,既沒有娛樂性,也難以傳播傳統文化。 只是將以往的猜歌詞換成了猜古詩。 嘉賓們一個個戴著不合適的頭套,勒得眼角飛起,還要硬凹出古文古韻,感覺每個人被束縛住了,非常拘謹。 節目看似創新與國風接軌,但實際上還是披著傳統文化的外衣,進行毫無新意的游戲環節。 游戲設置和《青春環游記》中的游戲極其相似,雖然兩個綜藝都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但觀眾也不免覺得如果都一樣那為什么要看兩個綜藝? 網友紛紛感覺自己在看《青春環游記》室內版。 02 嘉賓惹爭議 除了節目組被人詬病,嘉賓也可謂是爭議不斷。 在確定是原班人馬播出后,就有人對華晨宇仍在王牌家族中提出了不滿。 因為華晨宇的個人問題引發了不小的爭論。 社交平臺上網友各持己見。有粉絲紛紛在評論區留言,表示期待華晨宇。 而也有一些人卻態度不同,表示不想再看到他。 此外,觀眾能明顯感受到嘉賓準備的不充分。 節目中舉行了“飛花令”。 關曉彤化身“關清照”,華晨宇自稱“花是也”,全員化身宋朝文人。 可哪有什么詩情畫意,只有穿著古裝的一群嘉賓明目張膽地抬眼看提詞器。 在這個游戲環節,要求背誦出帶有動物名稱的詩句。 關曉彤“對答如流”,楊迪“節節敗退”。但能明顯看到關曉彤頻繁抬眼望向提詞器。 網友評價節目組不要再塑造關曉彤的“學霸”人設了! 節目中甚至還播出了賈玲低頭玩手機的畫面。讓人不免覺得,這節目是飄了嗎? 03 沈騰+賈玲都救不回的節目 可以說,在國綜市場里,沈騰賈玲組合的播放量對同時期播出的綜藝簡直是降維式打擊,但《王牌對王牌》擁有這張SSR,卻沒有發揮出作用。 節目組沒有調動好這個完美陣容,能看出賈玲和沈騰都有些不在狀態,而節目只是著急去植入廣告。 四位常駐嘉賓,簡直成了沒有感情,看提詞器念廣告的廣告工具人。 而這一期節目中,被多數夸獎的就是劉濤。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劉濤的認真,被送上熱搜的就是王牌這個節目。 比劃猜詞的時候,劉濤表演“虎口拔牙”,她一點沒有“包袱”,直接張大了嘴。整期節目劉濤都非常活躍。 在歌曲挑戰賽的游戲中,劉濤可能是沒有搞清楚游戲規則,給節目提供了不少的笑點。 要求歌詞中要有古人沒有的東西,她唱了句“小燕子,穿花衣”,并解釋“古代人不理解小燕子穿花衣”,腦回路也是非常清奇。 也有觀眾夸獎劉濤與“王希孟”的古今對話,讓人又驕傲又激動。 不過也有些觀眾覺得劉濤的表現有點太“過”了。 但劉濤的認真和賣力,也正是敬業的表現。和其他在綜藝中的邊緣人和不看提詞器說不出話的嘉賓比起來高下立判。 《王牌對王牌》自2016年播出,已陪伴觀眾很久。不少看了第一期節目的觀眾更多的不是氣憤,而是失望。 節目開播前曾傳出換嘉賓的風波,觀眾都非常抗拒,直到導演辟謠才放下心。 如今原班人馬,觀眾卻發現沒有原來的味道了。 不少觀眾表示不會再看這個節目,或者準備再觀望兩期。如果還是這個質量,觀眾自然會離開。 許多觀眾非常喜歡“王牌家族”這個團隊,享受這個節目帶來的快樂。但節目瘋狂植入廣告,強行煽情,必然不會長久,觀眾也不是“傻韭菜”。 添加傳統文化固然好,但空有舞臺服飾堆砌,怎么能算傳統文化呢? 明目張膽地看提詞器作弊,這就是節目要傳達的傳統文化的風骨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