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病】 艾灸關元穴、神闕穴、天樞穴、足三里,還有脾俞穴和胃俞穴,每穴艾灸10分鐘,每天一次。 寶寶的腸胃問題還是應該以掐脊為主,從大椎穴開始,一直掐到長強,手法要輕。還有就是按摩寶寶的腹部或胃經,這樣可以有效調整寶寶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這些功能調整好了,寶寶的自主生理功能也會恢復的。 【控制糖尿病】 取穴:肺俞穴、脾俞穴、大椎穴、神闕穴、足三里、關元穴。 灸法:可以用艾條溫和灸或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艾灸。如果能配合針灸,效果更好。 每日一到兩次,每次20-40分鐘。每10天為一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5天后繼續第二輪的治療,三個療程統計療效。 經三個療程后,患者多飲、多尿、易饑等癥狀均有改善,體力普遍提高。 【坐骨神經痛】 這樣的疾病多由腰痛而引起。如果艾灸,就重灸腎陽虛、環跳、委中穴懸鐘穴,按摩以足太陽膀胱經為主。 【肩周炎】 一是:多取穴條口透承山,用三寸針,取透穴直刺。視體質,決定針灸的補瀉手法。在針灸期間,你一直用手法運針,然后叫患者自己動肩,抬臂、夠背。這是一種方法,這叫動針療法,就取一個穴位也是單穴療法。 二是:你可以針灸肩峰部位、臑俞、秉風、肩貞、曲池、外關。可以針灸后拔罐。 三是:按摩,這是以上述穴位為主。 四是刮痧:主刮缺盆、中府、天柱、肩井、肩髃、肩貞、曲池外關,主刮小腸經和大腸經。若經脈失養加刮肩內陵、肩外陵、阿是穴,以掛起痧為度。主要是疏風散寒、溫經通絡、活血化瘀、強經壯骨。 五是:功能鍛煉。 【甲溝炎】 如果你的手邊沒有火針,那么你可以用自己家里的縫衣針把針柄纏上膠布或膠帶,免得燒紅了燙傷醫者。還可以用我們的一次性的注射器的注射針頭,視炎癥的瘡面而決定用針頭的大小。最主要的是針體和針尖一定要燒紅,而且在紅的時候快速刺入免得退火,這是最主要的。 火針治療傷口不易感染,因為火針具有消炎抗感染的功能,火針治療一些炎癥比手術好的多。 “火針治療,一次就好。”用火針扎開甲溝炎,流出很多膿液,但是馬上止痛,下地就可以自己走動,不用休息。 【纖維瘤】 用火針治療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了,如果你找不到會扎火針的醫生,那也只好改艾灸治療。 艾灸可以治療外科癤腫、乳癰、腱鞘囊腫等一些外科疾病。 取穴;多是局部阿是穴,乳房纖維瘤除局部阿是穴外,再加肩井、乳根、外關、曲池、足三里。 【前列腺疾病】 艾灸關元穴,神闕穴和曲骨穴。同時,伴有尾骨疼痛,艾灸長強穴。 【子宮脫垂】 指婦女子宮下墜,甚至脫出陰道口外。癥見子宮下垂或脫出陰道口外,甚則連同陰道壁或膀胱直腸一并膨出。多由氣虛下陷,帶脈失約,沖任虛損,或多產、難產、產時用力過度,產后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等,損傷胞絡及腎氣,而使子宮失于維系所致。 艾灸取穴:百會、神闕、維胞、子宮、三陰交等穴位。百會可以隔姜灸,每次艾灸10分鐘,每天一次,每次用1.5*1.5左右的艾狀灸5狀左右。其余穴位可以用3-4眼艾灸盒在腹部來回懸灸,這樣治療就比較方便了。三陰交可以用單眼艾灸盒固定到三陰交的穴位上艾灸,開始可以每天一次,5天后,可以隔天一次。如果方法得當,在10天內肯定有療效。 【化膿性中耳炎】 治療法則:解毒利濕,通絡排膿為主。 取穴:耳內阿是穴 灸法:吹灸治療化膿性中耳炎效果很好,有很多這方面的報道。有報道說:“用吹灸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全部有效,病程一到兩年,治療時間一到兩周。 【口腔潰瘍】 先要調整你的免疫功能,把免疫功能調上來了,其他疾病就會迎刃而解。 調整免疫功能首先要艾灸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這些穴位屬于調整人體正氣的。 【近視眼】 以滋補肝腎,養血明目為主。艾灸治療近視眼以眼周圍穴位為主。 【眩暈】 1、艾灸治療:用隔姜灸的方法艾灸百會、神庭、每次艾灸大狀4-5狀。提到隔姜灸,為什么在頭部要用隔姜灸呢?就是因為隔姜灸可以直接放在頭上,免得用其他方法燒了頭發。 百會和神庭都可以有治療頭痛,眩暈、失眠、鼻淵、癲癇的疾病。 大椎、風馳、肝俞這些穴位可以溫和灸,或用艾灸盒艾灸。這些都是可以輔助治療。 【三叉神經痛】 取穴:風池、翳風、下關、手三里、合谷。 艾灸治療:在風池、翳風、太陽、四白、下關、聽會、地倉這些穴位艾灸,或痛點艾灸,每次艾灸1個小時。每天一到兩次。不要期待一兩次的神效,要打持久戰,有這方面的報道用艾灸治好了多年的三叉神經痛。這里涉及到艾灸感傳,如果你艾灸面部會有其他部位的感傳,一定也要在那個部位接續艾灸,使感傳接續上,這樣經絡就會疏通的快些。 也可以艾灸足三里和陽陵泉,體會感傳,是否有向上的感傳,最好像面部感傳。這種艾灸的體會也許是熱的。或酸脹、麻木或感覺涼,這些都是艾灸的感覺。 【便秘】 可以艾灸天樞和足三里。這兩個穴位都是胃經的穴位,對機體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如泄瀉時艾灸天樞會止瀉;便秘時艾灸天樞又能通便。這就是綠色療法的益處。 【心絞痛】 可以艾灸膻中、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癥、喘咳病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穴物質為胸堂上部的氣態物匯集而成,故為人之氣會。可以溫和灸,也可以隔姜灸。 內關:主治心痛胃疼.翻胃嘔吐.心悸怔忡.失眠.胸悶等癥。 心俞、厥陰俞,緊鄰心臟,在病灶部位施灸,效果很好。可以用雙眼艾灸盒艾灸。另外你如果有頸椎病,可以用單眼艾灸盒灸大椎。 【減肥】 穴位與中脘和關元很有關系。中脘和關元都在腹部, 中脘:在臍上4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是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 【胃下垂】 百會20分鐘、脾俞、胃俞、腎俞各5---7壯少點,加到10狀,艾壯由小到大。中脘、神闕、關元(或氣海)各20-30分鐘,腹部用四眼艾灸盒做大面積的艾灸、足三里三陰交各15分鐘。 【先兆流產】 如果自己感覺有先兆流產跡象,可以艾灸足三里。 【乙肝】 施灸穴位:背部大椎10分鐘、肝膽俞匯合用三眼艾灸盒20-30分鐘; 腹部中脘、神闕、關元30-40分鐘。 腿部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各十分鐘。 艾灸一定要火力夠,若不然就體現不到非常好的療效。 【蕁麻疹】 法則:宣肺行衛,祛邪止癢,調和營衛。取穴:大椎 肺俞 外關 足三里。 【雞眼】 用高粱米粒大小的艾炷,直接放在雞眼的位置上,每次大約放艾炷2-3狀,隔天一次,大約要做5-10次左右,會自然消失,如果在10次后仍然沒有消失,那么就是這個雞眼的根太深。一般都會消失的,不要10次后馬上看療效,有時候,在你不做艾灸的時候,仍然會有慢慢好轉的跡象。 【足跟結節發炎】 運動后疼痛,休息后緩解,可以用艾灸熏烤,因為艾灸具有緩解疼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活血止痛的功能。 方法:先在患處噴紅藥噴劑或白藥噴劑,后點燃艾條直接熏烤患處和鄰近患處的痛點。如果方便可以在局部針灸后施灸效果會更好。 【急性闌尾炎】 艾灸治療取穴:中脘,神闕,闌尾區域,足三里,蘭尾穴。 方法:中脘,神闕和闌尾區域,時間不要低于30分鐘,尤其是闌尾區域,要大火力,長時間的施灸,這個位置就不要低于20分鐘。 蘭尾穴:是奇穴在小腿前側上部,當膝眼下5寸,足三里下1.5寸左右的位置。脛骨前緣旁開一恒指。 主治:急慢性闌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癥。此處施灸20分鐘,雙側。 【手腳裂口】 在裂口的部位抹上油脂類的藥膏,這個藥膏包括凡士林油,華佗膏,橄欖油等油脂類的藥膏,然后用艾條熏烤抹上油的裂口處,這樣熏烤幾次,裂口的位置,就會長和。 如果是腳裂口,最好是每天先燙腳,然后在抹上油,在艾灸。 【痘痘、黃褐斑、紅血絲】 也有很多人在嘗試,有的人就適合艾灸,有的人可能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這個網友用艾灸治療長痘,效果很好,她把她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他常灸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陰交,還有神闕,子宮,水分,氣海,關元,這些穴位。 其實這些穴位,是我們調整女性一些疾病的穴位,也可以說是扶植正氣的一些穴位。也就是說,您體內正氣足了,長痘也會主動退卻的。 也有網友來反饋在治療婦科病的同時,奇跡般的臉上長得痘痘和黃褐斑都消失了,這就說明,我們補足正氣,許多疾病可以不治自愈的。 另外真的有很多網友常常來問,臉上的紅血絲用什么方法祛除。這個網友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用艾灸手腕處的神門穴可以去紅血絲,同時我晚上還用專門修復疤痕和紅血絲的精油調理,這些經驗大家都可以借鑒。 【痛風】 我們要取什么穴位呢?這個是我們大家最最關心的話題。 艾灸治療主要以痛點為主,和腫脹的部位,這些都是我們施灸的重點,同時加上中脘,神闕,關元和足三里,腎俞,腰陽關。因為我們不僅僅要治療痛點,我們還要用艾灸的方式來恢復體能,來恢復被疾病破壞的正氣,用艾灸來升元陰元陽。艾灸的主要功能也是驅、補、通、調。就是驅寒邪,補正氣,通經絡,調整人體元陰元陽。當您了解了這么多,那么您就可以嘗試用艾灸來治療痛風了,不要期待神效,需要慢慢體會療效,這個過程,因人而異,有的人出現的效果可能會很快,有的人出現的效果也許很慢,但是,只要您不放棄,用艾灸治療痛風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艾灸助陽,艾灸用火驅寒,驅除風邪。所有治療痛風的藥物都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害處,尤其是嘌呤類的藥物,對胃,肝脾腎的破壞是最最嚴重了,很多人用藥物治療痛風,沒有治好而得了腎衰,這樣的例子很多。 【紅斑狼瘡】 取穴:中脘,神闕,關元,命門,足三里。 【泌尿系統疾病】 所有男女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可以這樣艾灸,取穴: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如果外陰瘙癢,異味,可以用好的艾條熏灸外陰,這樣也是一種輔助治療不可缺少的治療手段。 【尿毒癥】 可以艾灸腎俞、命門、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承山。 【按摩治療頸椎病】 患者取坐位,醫者立于患者后側,先用滾法、揉法放松頸肩部上肢,手法先輕后重,同時配合點穴按風馳、肩井、肩外俞、肩髃、曲池、外關、合谷、阿是穴等。活動頸部,以揉、拿、敲打為主。外行千萬不能板,然后抖上肢。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