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4615字 38圖 預計閱讀時間: 12分鐘 第二章 1941年 一張有趣的照片顯示了1941年夏天在東線作戰(zhàn)期間,一輛Sd.Kfz.251/1 Ausf.B準備渡河。 一輛Sd.Kfz.251/1 Ausf.A在1941年東線某地的夏季戰(zhàn)斗中被投入使用。這輛車的前部安裝了標準的機槍盾,但是顯然沒有安裝MG34機槍。 一輛Sd.Kfz.251/6 Ausf.B在崎嶇的地形上前進。注意到半履帶車頭前面掛的備用履帶鏈,可以增加裝甲保護。 在一場大雨過后,一個車隊在一條非常泥濘的道路上行駛。一輛Pz.Kpfw.I坦克停在泥沼中,已經(jīng)托底了,坦克車的乘員無奈地看著一輛支援車和兩輛Sd.Kfz.7半履帶車過來救援。 兩輛Sd.Kfz.7半履帶車上都架好了惡劣天氣下的防水蓬布,沿著泥濘的道路前進。在東線的夏季,一場大雨就能輕易地拖延或阻止整個裝甲縱隊。 一輛裝備有20毫米FlaK 30高射炮的Sd.Kfz.10/4停在一片樹林里,以便在地面和空中觀察中隱藏自己。20毫米FlaK 30可以很容易地從不對稱的防彈盾板中識別出來,這也證實了這輛車是10/4的改型。 一支裝甲縱隊駛近一個似乎是混凝土的障礙物,上面有鐵絲網(wǎng)。一輛早期生產(chǎn)的StuG.III型坦克率領著這支車隊。在StuG.III后面是一輛Sd.Kfz.251.Ausf.A.。 東線某處的公路上,第2裝甲師的各種車輛組成的車隊。在一輛Pz.Kpfw.III Ausf.J的旁邊,可以看到兩輛載滿士兵的Sd.Kfz.10。 在1941年夏季的戰(zhàn)斗中,東線發(fā)生了慘烈的戰(zhàn)斗,可以看到一輛Sd.Kfz.253停在路上。車長通過一副6×30的野戰(zhàn)望遠鏡觀察遠處正在發(fā)生的戰(zhàn)斗。這輛車是隸屬于一個新的突擊炮部隊的炮兵指揮和觀察車。 一輛Sd.Kfz.252穿過東部某處被摧毀的城鎮(zhèn)。Sd.Kfz.250系列被設計用來為裝甲偵察部隊提供一輛靈活的裝甲車,比Sd.Kfz.222裝甲車擁有更好的越野能力。 1941年夏季的東部戰(zhàn)役中,一輛Mittlerer Zugkraftwagen 8噸Sd.Kfz.7半履帶車拖著一門88毫米的FlaK防空炮。這些半履帶車在俄羅斯被廣泛使用,不僅用來牽引FlaK防空炮,還用來牽引100毫米的s.K 18和150毫米的s.FH 18火炮。它們被德國國防軍和武裝黨衛(wèi)軍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重要的半履帶車。 在前線與敵人激烈的交戰(zhàn)中,可以看到一些Sd.Kfz.251半履帶式運兵車和一輛Pz.Kpfw.III。在被命中后,可以看到煙霧升到空中。不知道是由敵人的空中還是或地面的火力造成的。 利用Sd.Kfz.252型半履帶車的掩護,德國國防軍士兵正在救援受傷的戰(zhàn)友。Sd.Kfz.250系列的半履帶車有12種不同的改型,其中有兩種是配發(fā)給突擊炮部隊的。其中一種是運載彈藥的,被正式稱為Sd.Kfz.252,另一種是炮兵指揮和觀察車,被稱為Sd.Kfz.253。 一張在訓練中拍攝的照片。一些Sd.Kfz.251半履帶式運兵車,其中兩輛可以看到安裝了MG34機槍和防彈盾板,靠近兩個步兵戰(zhàn)壕的位置。一個戰(zhàn)壕由一挺輕型MG34機槍防守,另一個戰(zhàn)壕由Karabiner 98K栓動步槍防守。 一輛Sd.Kfz.252在南斯拉夫的一個小鎮(zhèn)上前進,路過的似乎是穿著當?shù)胤b的婦女,她們在街上排隊,迎接德軍進入他們的小鎮(zhèn)。一些鮮花被當?shù)鼐用裱b飾在半履帶車上,可能更多的是為了德國人的宣傳而不是南斯拉夫人的宣傳。 可以看到一個排長在他的Sd.Kfz.250/10 Ausf.A車上下命令。這些半履帶車安裝了37毫米的PaK36反坦克炮,還有炮盾和瞄準器。 一群軍官坐在路邊討論地圖。在他們身后是一輛兩輪摩托車、三輪摩托車和一輛Sd.Kfz.251,裝備有防彈盾板的MG34機槍。 一輛Sd.Kfz.251帶領著兩輛摩托車穿過一個被占領的城鎮(zhèn)。在車輛的后部用白色或黃色涂有字母 "G",這表明這輛半掛車隸屬于古德里安將軍的 "第二裝甲部隊"。這張照片很可能是在1941年東線的夏季行動中拍攝的。 這輛Sd.Kfz.7拖曳著一門88毫米FlaK 18。該車的扶手安裝在座位之間,以便于快速安裝和拆卸。 兩輛Sd.Kfz.251裝甲運兵車載著裝甲擲彈兵向前線推進。這是士兵乘坐半履帶車進入戰(zhàn)場邊緣的最快速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941年11月或12月,在俄羅斯的冬季作戰(zhàn)中,兩輛Sd.Kfz.7拖著150毫米s.FH榴彈炮穿過雪地。在半履帶車之間的兩輛卡車可能是為榴彈炮運送彈藥的。 在1941年12月的俄羅斯深冬,一輛Sd.Kfz.7牽引著一門88毫米FlaK防空炮在雪地上行走。這輛車仍然保留著它原來的深灰色迷彩方案。注意擋風玻璃上的字母 "G",表明它屬于 "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部隊"。 一輛Sd.Kfz.10的乘員與他們的車輛在休息。這輛半履帶車被特意停放在茂密的灌木叢中,以幫助掩蓋其被地面或空中偵察到。所有的部隊都戴著標準的M1938野戰(zhàn)帽。 一輛Sd.Kfz.7停在了東線某處新占領的城鎮(zhèn)內(nèi)。從沿路的殘骸來看,該地區(qū)發(fā)生了一些激烈的戰(zhàn)斗。 1941年12月,在東線的冬季行動中,三名乘員在他們的主要運輸工具前對著鏡頭擺姿勢。這輛火炮牽引車已經(jīng)被整體涂刷成深灰色,沒有明顯的標記。 在東線的冬季作戰(zhàn)中,一輛火炮牽引車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車輛前對著鏡頭擺拍。車組人員在車輛表面上涂刷白色的偽裝漆,以試圖在雪地上掩蓋它。 一輛8噸重的Sd.Kfz.7牽引著一門105毫米1.FH18野戰(zhàn)榴彈炮穿過浮橋。105毫米野戰(zhàn)榴彈炮為該師提供了一個相對有效的機動火力點。主要是炮兵團被賦予破壞敵人陣地和防御工事的任務,并在裝甲突擊前執(zhí)行反炮擊任務。 一輛Sd.Kfz.253在穿過一座小木橋。這輛車的作用是作為突擊隊的指揮和觀察車。可以看到無線電天線被安裝在車上,這使得車組人員可以與戰(zhàn)場上的其他車輛包括指揮所進行聯(lián)系。 在野外,Sd.Kfz.10/4的車組人員觀察著敵機的空中活動。炮長用一副雙筒望遠鏡追蹤目標,而另一名乘員則使用測距儀。安裝在半履帶車上的20毫米FlaK 30防空炮已經(jīng)準備射擊。 在一條路邊停著一輛Sd.Kfz.251/1 Ausf.A.被摧毀的殘骸,該車的后艙區(qū)域顯然被直接擊中。履帶和一個前輪胎都在爆炸中被扯掉了。 在俄羅斯的夏季行動中,一輛裝備有四聯(lián)裝20毫米FlaK 38防空炮的Sd.Kfz.7/1帶領一隊車輛沿公路行駛。車組人員在車輛上覆蓋了樹枝樹葉,以打破其獨特的形狀,并減少其被敵機攻擊的可能性。 一輛Sd.Kfz.250/1 Ausf.A在城市中前進。該車安裝了一挺MG34機槍,并配有50發(fā)彈鼓。Sd.Kfz.250是一種用于偵察任務的輕型裝甲人員輸送車。 在俄羅斯的深冬里,一輛滿載裝甲擲彈兵的Sd.Kfz.251裝甲運兵車跟隨一輛Horch越野車和一輛Pz.Kpfw.III前進。 兩名德國空軍的車組人員,其中一名配備了滑雪板,在一輛Sd.Kfz.7半履帶車前對著鏡頭擺姿勢。這輛8噸半履帶車仍然保持著舊的深灰色迷彩方案,沒有嘗試使用冬季全白的偽裝涂色。 一輛Sd.Kfz.7停在了雪地上。拖著一門37毫米FlaK防空炮。這種武器與輕型高射炮一起使用,通常用來保護重要的軍事設施。它被德國空軍的高炮部隊廣泛裝備。 在雪地上的一輛Sd.Kfz.7。該車仍然保留著舊的深灰色迷彩漆,沒有其他部隊標記。 在一座浮橋上,一輛Sd.Kfz.7半履帶車的車組乘員在鏡頭前擺拍。在戰(zhàn)爭期間,半履帶車功不可沒,直到戰(zhàn)爭結(jié)束時,它仍然是一種非常通用的、堅固的和可靠的機器,經(jīng)常從瀕臨毀滅的地方拯救人員和裝備。 一輛Sd.Kfz.7在一條沙土路上行進,卷起了一片塵埃,通過空中觀察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來。特別是在東線,尤其是在土地非常干燥的夏季,一隊的裝甲車經(jīng)常產(chǎn)生巨大的塵埃,這經(jīng)常會把前進的方向暴露給敵人。 |
|
來自: -戰(zhàn)爭機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