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本病論篇第七十三(續八) ? 醉臥白云間 2020-03-31 19:59 關注 《黃帝內經》本病論篇第七十三(續八) 黃帝曰:人氣不足,天氣如虛,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可得聞乎? 岐伯曰: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會天虛,感邪之至也。人憂愁思慮即傷心,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不及,太陰作接間至,即謂天虛也,此即人氣天氣同虛也。又遇驚而奪精,汗出于心,因而三虛,神明失守。心為群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群泥丸宮一下。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卻遇火不及之歲,有黑尸鬼見之,令人暴亡。 人飲食、勞倦即傷脾,又或遇太陰司天,天數不及,即少陽作接間至,即謂之虛也,此即人氣虛而天氣虛也。又遇飲食飽甚,汗出于胃,醉飽行房,汗出于脾,因而三虛,脾神失守,脾為諫議之官,智周出焉。神既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卻遇土不及之年,或已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陰天虛,青尸鬼見之,令人卒亡。 注解: 黃帝說:如果人體內陰陽五運六氣虛弱不足,則如同天氣虛弱就會有邪氣侵犯是一樣的道理,人的精氣神就會失守,精氣神的光芒就不會在人體內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運行的整體,邪氣就會像傳說中的鬼一樣吸干人的氣血,導致有的人會夭亡,我能夠聽聽其中的道理和知識嗎? 岐伯說:人的五臟之氣,如果其中有一臟氣血不足,又再遇上司天之氣虛弱不及,就會感染邪氣,誘發邪氣侵犯人體。人思慮一些憂愁的事情即會傷心,又或是遇到少陰君火司天之年,司天之火氣運數虛弱不及,太陰作接間至,這即是所說的“天虛”。人若經常思慮憂愁的事情,人體的心臟氣血就會虛弱,又遇上上方司天少陰君火之氣虛弱之年,這即是人氣、天氣同虛。如果又遇到驚恐的事情而被奪精,經常一身汗,驚乃是從心而出,因而叫做三虛,心神就會失守。心譬如為群臟器之君主的職位,神明之氣由此而出,心神之氣失守其位,即會導致心神之氣游于上丹田,也就是泥丸宮下,居上而不下,不司守護心臟之氣的正常運行。心神之氣既然失守,不再守護心臟,而心神火氣的光芒就不會再聚集在一起共同保護心臟,卻又遇到火氣虛弱不及之年,就會有水邪之氣侵害,使人突然死亡。(黑尸鬼喻水邪之氣,水對應的是黑色,邪氣吸食人的氣血,和人們杜撰出來的吸血鬼一樣吸食人的氣血)。 人若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就要傷脾,又或者遇到太陰濕土之氣司天之年,司天之土氣運數虛弱不及,即少陽作接間至,這即是所謂的天虛。人若經常飲食不節制,勞倦過度,人體的脾臟氣血就會受到傷害,又遇上上方司天太陰濕土之氣虛弱之年,這即是人氣也虛弱、天氣也虛弱。又遇到飲食過飽而出汗,汗即是從胃而出,醉飽又過夫妻生活而汗出,汗即是從脾所出,因而叫做三虛。脾神土氣就會失守,脾臟為諫議之官,智慧周密之氣由此而出(因此脾臟對應的是腦部智慧周密的那些細胞),脾神之氣失守其位,脾神之氣既然失守,不再守護脾臟,而脾神土氣的光芒就不會再聚集在一起共同保護脾臟,卻又遇到土氣虛弱不及之年,或已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陰濕土司天之氣虛弱,就會有木邪之氣侵害,使人突然死亡。(青尸鬼喻木邪之氣,木氣對應的是青色,木克土)。(待續) |
|